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我国成功发射的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一个质量为500g的货物随“天舟一号”升人太空,则其在太空中的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解析】【解析】 物体的质量是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所在位置无关,所以这些货物在太空中的质量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同步检测题 含答案 题型: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未知,电压表的量程可根据需要任意选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已知,用R0表示。

将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A.根据电路图按正确方法连接实物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整理实验器材。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1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2 【解析】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b端,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R0,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记作U1,当滑片滑到a端时,电压表仍测Rx的电压,示数记作U2,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2?U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因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的,所以流经它们的电流是相等的,由欧姆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热熔胶在室温下为固体,加热变为较强黏性的液体,冷却后,将物体牢牢地粘在一起,如图是热熔胶枪的外形,在枪嘴内有电热丝.电热丝的电阻是1 000 Ω,通过的电流是0.2 A时,1 min产生的热量是______J.

2400 【解析】加热时间t=1min=60 s,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热丝产生的热量:Q=Rt=(0.2A)224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 【解析】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而对于弹簧来说,只有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力才与伸长量成正比,故C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

m=(其中c为光速)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

一个静质量m0=1kg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 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m1=1.000 000 000 0005kg、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

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

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

_____,而_____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两种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的规律是:

m=

其中m是指动质量,m0是指静质量,c为3×108m/s.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_____c,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

(3)设m0=100kg,当它以2.4×108m/s的速度运动时,求其动质量___,并分析结果,你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________?

静质量 动质量 远小于 m=167kg 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动质量显著大于静质量,其质量随速度而改变就不可忽视了. 【解析】【解析】 (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静质量,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

A. 500 kg B. 50 kg C. 5 kg D. 0.5 kg

B 【解析】A. 500kg太大,不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质量;B. 50kg,比较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质量;C. 5kg,太小了,不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质量;D. 0.5kg,太小了,不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所示,若蜡烛、凸透镜在当前位置,应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烛焰的像是倒立的、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填“照相机”或“放大镜”)上.

(3)在(2)的基础上,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将得到倒立的、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为了使像还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_____(填“上”或“下”)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

同一高度 左 缩小 照相机 放大 上 【解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必须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可知,u>2f,则像距应在f和2f之间;而此时的像距为30cm>2f,所以应减小像距,应向左移动光屏,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是照相机; (3)在(2)的基础上,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

A. 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D 【解析】试题分析:距离凸透镜26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6cm=2f,则f=13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0cm处时,此时物距u=10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小明与小华计划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他们找到了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A和一个长焦距的凸透镜B,并把两凸透镜安置在圆纸筒的两端,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拿着做好的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后高兴地说道“成功了!”小明同学也拿过来观察一下,但他对着小物体观察时没有看到放大的像,当他举起看远处的景物后惊呼道“怎么是个望远镜啊?”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_____?

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一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小华同学是把凸透镜B当作目镜的;而小明把凸透镜A当作目镜观察时,远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是望远镜。 【解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小华同学是把凸透镜B当做目镜的;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