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2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大庆)如图甲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自制的电子秤原理图,它是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指示物体的质量.托盘、弹簧下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托盘和弹簧的质量不计,OA间是可伸缩的导线,当盘中没有放物体时,滑片在滑动变阻器最上端a处,电压表示数为零.已知电阻R0=10Ω,电源电压U1为12V,电压表量程为0~9V,已知电压表示数U2和放在托盘中物体质量m成正比,其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打最下的b处时电压表示数为9V.(不计摩擦,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求:(1)当增加托盘中物体质量时,安培表示数有无变化?说明理由.
(2)当电压表示数为9V时,托盘中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多少欧姆?
(3)当电压表示数每增加0.3V时,物体的质量增加了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6?山西)阅读下列材料:
当高台跳雪运动员出现在赛道的顶端时,全场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在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他的速度已达到100千米每小时.这时,他双膝弯曲,使劲一蹬,顺势跃向空中.然后,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他上身前倾,双臂后摆,整个身体就像一架飞机,向前滑翔.刺骨的寒风抽打着他的脸庞,两边的雪松飞快地向后掠过.最终,滑雪板稳稳地接触地面.如图A所示,是记者用照相机拍下的精彩瞬间.
(1)滑雪不仅是一项运动,同时还是一门科学.请你从以上材料中,找出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并说出相应的原理、道理或概念.
图、文中与物理相关的现象 原理(或道理、概念)
示例 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
2
3
4
(2)小羽发现在滑雪比赛中,运动员能否稳稳地接触地面,是比赛得分较关键的因素.他猜想:运动员落地时的稳定程度可能与他的重心高低有关.于是他利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科学探究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小羽找来两块完全相同的橡皮,一块竖直放置;另一块平放,且切去总长的
1
5
垫在下部(粘牢).如图B所示,同时放在水平书面上,微微摆动书,发现竖直放置的橡皮总是先倾倒.
①在探究过程中,小羽采用接触面积相同,观察
重心高度不同与稳度的关系
重心高度不同与稳度的关系
.判断稳定程度与重心高低的关系;
②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到的结论是:
在接触面积一定时,物体的重心位置越高,物体稳定程度越低
在接触面积一定时,物体的重心位置越高,物体稳定程度越低

③该结论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中有很多应用.试举一例.例:
不倒翁
不倒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晓丽收集到了如下的一些金属特性数据:
金属 密度/(×103 kg/m3 熔点/℃ 比热容
/[J/(kg?℃)]
导热性能 导电性能
2.7 660 0.88 4 4
8.9 1083 0.39 2 2
19.3 1063 0.13 3 3
钢铁 7.9 1540 0.46 8 7
11.3 327 0.13 9 9
10.5 961 0.24 1 1
(注:导电性能、导热性能的数值越小表示性能越好)利用这个金属特性表,晓丽解决了不少问题:
(1)晓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其中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如图1甲所示,请将表格填完整.
金属块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
V1/m1
金属块和水的体积
V2/m1
金属块的体积V/cm3 金属块的密度
ρ/(kg/m3
10.8 14
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表中
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铝制烧水壶
铝制烧水壶
.这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图1乙图象中的
c
c
直线来表示.图中直线a表示的是表中
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为了研究金属的吸热能力,晓丽做了如下的探究:
器材与装置:两个烧杯、两支温度计、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粉.探究过程:将分别盛有水和铁粉的烧杯放到阳光下照射,用温度计每隔一段时间测一测温度(如图2所示),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时间/min
温度/℃
0 3 6 9 12 1 5
铁粉 15 17 20 22 24 27
15 16 17 18 18 19
晓丽换用其他金属与水一起做相同的实验,均得出相似的数据.她经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金属和水在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金属升高的温度比水的
.为比较物质这种能力的不同,引入了比热容这一物理量.因此,晓丽解释了家中暖气片内用水做循环物质的原因: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2013年12月14日21时1 1分,中国探月工程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并着陆于月球表面,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巡视器分离,随后玉兔和嫦娥上的相机完成互拍,如图1所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件,同时我们也来思考一下:
(1)截至12月21日20时05分,“玉兔号”巡视器顺利行驶21米,以
 
为参照物,“玉兔号”巡视器是静止的;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有专门的设备探测“玉兔”号自己的距离,这就利用
 
(选填“超声测距”或“激光测距”)的原理.
(2)当北京测控站发射速度为3×105km/s的电磁波到达月球后,经过2.56s接收到反射回测控站的电磁波信号,那么,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千米?
(3)如图2所示,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s拍摄到的关于火箭刚离开地面时作直线起动的一张照片,如果火箭的总长度为42m,那么,火箭在从A位置到B位置的位置的过程中,火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