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所示的工具工作过程中使用热机的是(  )

A. 自行车

B. 柴油车

C. 脚踏船

D. 皮筏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5.3“等效电阻”知识达标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小芳和小李做“探究串联电路规律”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包括电源(6伏)、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和若干导线,他们先按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①为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小芬打算先将电压表接在AB两端,测电阻R1两端电压U1, 然后保持电压表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 小李觉得这样操作无法测电阻R2两端电压U2. 你认为小李的判断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②讨论完毕后,他们按正确的方法实验,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U1、U2, 以及R1、R2两端总的电压。并多次改变R1和R2的阻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R1(Ω)

R2(Ω)

U1(A)

U2(A)

U(A)

1

10

30

1.5

4.5

6.0

2

20

20

3.0

3.0

6.0

3

30

15

4.0

2.0

6.0

4

40

10

4.8

1.2

6.0

(a) 分析比较表中最后三列的数量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b)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U1与U2的比值和R1与R2的比值关系,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③为探究串联电路电阻规律,他们先将电流表串联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然后用R替换R1和R2接入AC之间,当替换前后电流表示数保持相同时,电阻R即是R1和R2的总电阻,此过程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 仅① B. ②① C. 仅②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1至图3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____(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1和图2,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填序号)和图3,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

C. 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

D. 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有关初三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  )

A. 身高是162m

B. 正常体温45℃

C. 体重是500N

D. 步行速度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9年北师大九上物理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 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

B. 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

C. 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

D. 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小球对小木块做功的情况,_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我们应选择_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_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