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实验装置,合理装配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铁杆A和温度计 ③铁夹B和试管 ④铁圈C和石棉网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冰的_______变化.

3)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4)如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

5)如表是小明设计的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中(a)和(b)两处应填的内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

温度/

b

6)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冰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冰的熔点是_____℃.

【答案】④①③② 秒表或计时器 状态 使冰受热均匀 -4 时间/min 状态 温度保持不变 0

【解析】

(1)[1] 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没有酒精灯,所以合理顺序应先固定好铁圈C和石棉网;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④①③②

(2)[2] 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温度计;

[3] 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冰的状态变化;

(3)[4] 利用水给试管内的冰加热的方法,称为“水浴法”,这样可以使冰均匀受热;

(4)[5]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越往下越大是零下,其示数为-4

(5)[6][7] 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间的状态,故应添加时间/mim和状态;

(6)[8][9] 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05min~15min段是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0℃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上海驶向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从常州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39

1029

1147

发车时间

0900

0943

1033

里程/km

0

84

165

3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明物理课学了视力矫正后,在家里做了以下探究活动,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把父亲佩戴的一副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像又变的清晰,则小明的父亲是(  )

A. 近视眼,戴的是凹透镜 B. 近视眼,戴的是凸透镜

C. 远视眼,戴的是凹透镜 D. 远视眼,戴的是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a端移动到b端时,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电阻R的电流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的电压为 VR的阻值为 Ω,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孩在照镜子,小孩在镜中看到了“自己”,镜子为平面镜,则

A.“自己”的鼻子比小孩的小

B.小孩向镜子靠近时,“自己”变大

C.小孩向镜子靠近时,“自己”也向小孩靠近

D.“自己”到镜子的距离小于小孩到镜子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

(2)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_

(4)接着,换用凸度更大的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靠近透镜"远离透镜保持不动”)

(5)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发生偏移,若使像回到原来的位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移动.

(6)小明在做凸透镜实验时不慎将透镜上沿摔掉一块,所成的像会将________

A.不成像 B.不受影响 C.只有一半 D.亮度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相同漆包线和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依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磁铁甲的下端为______极(填“南”或“北”)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电池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提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他想新旧电池混用和不混用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他用一节新电池代替图中原来的电源,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电路的总电压,并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再分别把两个新电池、一新一旧电池串联起来,替换原来的电源,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电路提供是电压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原因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__________,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乙,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移动,将杠杆调整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小红调节好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答:

(4)有同学用现有实验方案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