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木块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沿光滑斜面滑动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  )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推力

C. 重力、摩擦力、冲力 D. 重力、摩擦力、下滑力

A 【解析】物体从光滑的斜面向上滑,所以不受摩擦力。任何物体都受重力,在向上滑的同时,受到重力作用。同时物体会受到斜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检验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 一根铜丝不易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 【解析】解答:A.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每一粉末颗粒仍包含有大量的石灰石分子,此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A错误。B. 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空气分子间空隙较大,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C.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碎片接触时达不到产生分子力作用的距离,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错误。D. 一根铜丝不易拉断是因为铜丝分子间存在引力,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 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 透镜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 凸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D 【解析】由图可见,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镜。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2怎样描述力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用力推课桌下部,课桌会移动,推上部可能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与受力面积有关

C 【解析】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1 力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如图,从物理学看,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的作用主要是(  )

A. 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 B. 改变足球的重力势能

C. 改变足球的惯性 D. 改变足球的形状

A 【解析】从物理学看,足球比赛中,守门员将足球扑住或打出,其主要是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使足球不会射入球门,而不是为了改变足球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惯性和足球形状。故只有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综合题

在学习浮力的知识时,小明想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说法有关系,于是他从实验室里拿了一些密度,已知,体积均为1×10﹣3m3的不同物体,浸入水中实验.测出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绘制了F浮﹣ρ物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象可知ρA_____ρ水,B点的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g取10N/kg)

(2)小明根据OA段得出:浮力随物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__,说明理由_____.

< 10 不正确 没有控制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相同 【解析】1)由图象可知A点的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A不是最大,则说明物体还没有完全浸没于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所以知ρA<ρ水;B点的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B是最大,则说明这时B物体完全浸没于水中,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所受浮力:FB=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2)不正确;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填空题

工人用定滑轮将重24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所用拉力为250N,5s内重物上升4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W,写出一条拉力不等于物重的原因:_____.

960 200 绳与滑轮之间有摩擦 【解析】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240N×4m=960J,∵使用定滑轮,拉力移动距离s=h=4m,∴拉力做功:W总=Fs=250N×4m=1000J,拉力做功功率: P==200W;使用定滑轮不但不能省力,除了提升物重外还要克服绳子重力和摩擦,所用的拉力要大于物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底面积比乙容器大,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A、B,两个漂浮物M、N的质量也相等,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是m1、m2,两容器内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1<p2 m1<m2 B. p1>p2 m1=m2 C. p1>p2 m1>m2 D. p1<p2 m1=m2

D 【解析】(1)由图可知,物体M和物体N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因物块M、N质量相等,所以,M、N受到的浮力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由G=mg可知,两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则m1=m2,故AC错误; (2)容器中液体A. 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0.5磁生电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麦克风的工作过程是:声音使空气振动从而使话筒中的______振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线圈______,线圈是套在______上,所以这时线圈中会产生与声音变化一样的______,通过其他元件再转换成声音播出来。

膜片 一起振动 永久磁铁 电流 【解析】麦克风的工作过程与话筒的工作过程相同,声音使空气振动从而使话筒中的膜片振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线圈一起振动,线圈是套在永久磁体上,所以这时线圈中会产生与声音变化一样的电流,即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其他元件再转换成声音播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