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梦选取了如图中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甲图中玻璃瓶中装入煤油,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选取两个相同玻璃瓶,装入相同质量煤油并插上温度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他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为I1,按下计时器并同时每间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

(3)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他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他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

(4)该实验探究过程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请在列举两个应用此方法的实验: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的快,这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至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B. 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 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 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传说,从一株苹果树上坠落的苹果,激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010年5月14日,英国皇家学会将这株苹果树的一截长10cm的树枝送入太空,与在地面时相比,发生显著变化的是树枝的

A.重力 B.质量 C.密度 D.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17届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1 = p2 F1= F2

B. p1>p2 F1 = F2

C. p1>p2 F1<F2

D. p1<p2 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17届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 小芳面站在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则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D.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17届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移动充电宝就是一个可充电的锂聚合物电池。某品牌移动充电宝部分相关参数如表格。该充电宝的输出功率为_____瓦。表中有明显不符合科学规范之处,请加以改正:_________.。完全充电可以储存的电能为________度,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17届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

A. 只有液化 B. 只有汽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一个铜球的质量是89g,体积是20cm3,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则总质量是多少?(已知ρ铜=8.9× 103 kg /m 3、ρ酒精=0.8× 103 kg /m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届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几个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A. 将甲图中装有水的密闭瓶子口朝下放在海绵上时,海绵凹陷程度会变小

B. 将乙图中微小压强计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向丙图中两纸片之间吹气,由于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会使得两纸片向中间靠拢

D. 将丁图中活塞向外拉时,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