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原因是_____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如图乙所示);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选填加盐加水”)。

【答案】偏大 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 59.8 1.12 加盐

【解析】

(2)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测得的盐水体积V偏小,但质量准确,所以密度变大。

(3)调节横梁平衡时,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向右移动平衡螺母;若指针分度盘的中线的右侧,需要向左移动平衡螺母。根据指针的位置确定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根据容器的质量和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可以求得盐水的质量,利用求得的盐水质量和告诉的盐水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

(4)如果大于已知密度,需要加水;如果小于已知密度,需要加食盐。

解答:(2)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大。

(3)将天平放在水平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盐水的密度

(4)因为测得盐水的密度小于1.15g/cm3,需要加盐以增大密度。

故答案为:(1). 偏大 (2). 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 (3). (4). 59.8 (5). 1.12 (6). 加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两盏白炽灯的铭牌,可以判断(  )

 

A. 甲灯一定比乙灯亮

B. 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大于乙灯的电阻

C. 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功率是乙灯电功率的4倍

D. 正常发光时,甲灯消耗的电能是乙灯消耗电能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

B. 电源电压为5V

C. 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D. 若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示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时,小明先用电压表测量了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1V,然后保持电压表接A点不动,将接B点的那一段导线改接到电路中的C点,电压表示数为3V.已知R1=5Ω,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V,通过R2的电流为_____A.如果他保持电压表接B点不动,将电压表接A点的那一段导线改接到电路中的C点,这种接法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几个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A. 将甲图中装有水的密闭瓶子口朝下放在海绵上时,海绵凹陷程度会变小

B. 将乙图中微小压强计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向丙图中两纸片之间吹气,由于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会使得两纸片向中间靠拢

D. 将丁图中活塞向外拉时,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B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___________(连线时导线不允许交叉);

(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8V,电流表无示数,滑动滑片P两表示数均无变化,则故障原因是_____

(3)小明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A.若要增大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将滑片P_____(选填“A”“B”)端移动;

(4)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绘制出电阻RI﹣U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得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_____;本实验所用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09年10月22日,媒体以“刘翔穿钉鞋训练25分钟,再做鬼脸笑言11秒86”为题报道了刘翔为备战全运会训练的情况.下列有关刘翔训练时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穿钉鞋的目的是为了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B.两脚腾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跨栏过程中,栏架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栏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D.起跳时用力蹬地,其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顿,弹簧的伸长增加________厘米;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9

10

5

2

20

18

20

10

3

30

27

30

15

4

40

36

40

20

1)在图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_____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以上两格选填相同不同);

3)在物理学上,通常用______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4)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