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灯泡,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甲标有“15V 1.0A”字样,乙标有“10V 0.5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和最大电流为( )

A. 25 V B. 1.0A C. 17.5 V D. 0.5A

CD 【解析】由可得,两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若两灯泡串联起来,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只可取0.5A(若取1A,乙灯泡会被烧坏); 电路的总电阻:R总=R甲+R乙=15Ω+20Ω=35Ω, 则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U总=IR总=0.5A×35Ω=17.5V. 故选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等八校联考2018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8 A;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A,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

A. 13:5 B. 3:5 C. 5:3 D. 5:13

C 【解析】试题分析:当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总电流;开关S断开后,电路中只有电阻R1,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 电流表减小的示数就是通过电阻R2的电流,根据公式R=求出R1与R2的阻值之比. 【解析】 电流表减小的示数就是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0.5A; 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I﹣I2=0.8A﹣0.5A=0.3A; 因为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 ℃。这个过程中(  )

A. 煤油温度先升到40 ℃

B. 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A 【解析】试题分析: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吸收的热量少,需要的加热时间短,故煤油先升高到40℃,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由图可知,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两试管的规格相同,则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但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故水升高的温度值小,B、C两选项均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同步检测题 含答案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电路图中,电阻R0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电路图中不能测出Rx阻值的是(  )

A. B. C. D.

B 【解析】A. 断开S时,由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通过R0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压;闭合S,则Rx与R0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出通过Rx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Rx的阻值,故A正确;B. 当开关接1时,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此时可以测出R0两端电压,但接下来把开关接到2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此时就变得相反了,测不出RX的电压,也就无法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求出RX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琳琳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前他们观察到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在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同组同学检查电路,发现她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在图中正确连线____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选填符号)。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V;若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

(4)实验结束,琳琳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约是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A 0.24 1.5 2.5 8.3 【解析】(1)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中时,应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如图所示: ; (2)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无电流;电压表有示数且较大,说明电路有电压且与电压表串联的电路是通路,所以故障原因是灯泡断路,故选A; (3)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24A;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 当乙两端电压为2.5V,其电阻值为10Ω

C. 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 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C 【解析】A.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的电流为0.5A, 由可得,乙的阻值,故B错误;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均为0.3A, 由图象可知此时U甲′=1.5V、U乙′=0.5V,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一个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计算得到它的灯丝电阻是_____Ω;但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仪表)测得的结果是2.5Ω.关于这个差异,最合理的解释是:金属的电阻受_____影响.

8.3 温度 【解析】【解析】 由欧姆定律可得,小灯泡的电阻: 。 温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因为小灯泡在工作时,钨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所以伏安法测电阻会受温度的影响;而欧姆表是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测量的电阻会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这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

A. 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B. 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

C. 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D. 通电时间的关系

B 【解析】试题分析:在实验中,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再接入原电路,使通过左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与通过右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关系.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芳,同时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

远离 减少 【解析】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此时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了物距,所以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应该缩短照相机暗箱长度.故答案为:远离;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