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

A. 天平、量筒、烧杯

B. 天平、烧杯、刻度尺

C. 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 量筒、烧杯、刻度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盐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密度大.

1)利用常规比较法:分别测量、计算出水和盐水的密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测量液体的密度,首先要确定实验原理:ρ=,根据原理来选取主要的实验器材:测量质量需要天平、测量体积需要量筒;然后再组织实验步骤.

2)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质量相等时,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的反比.器材:烧杯、天平、刻度尺.

3)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利用浮力知识进行比较:不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比较出哪种液体的密度大.

解: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结论分析: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取器材: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将再次进行长途测试.之前的测试中,该车的平均车速约90km/h,合 m/s;车载高精度GPS系统可对车实时定位,该系统定位时利用了 (选填电磁波超声波);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是 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一定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火车生产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蒸气,水蒸气在气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不便于使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是1876年发明的,柴油机是1892年发明的。内燃机行驶时不需要携带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也提高了……

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的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

根据材料内容,请在答题卡上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功率相同时,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的重力依次 (选填增大减小)。

(2)在结构上汽油机的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顶部是

(3)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内、外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筷子变弯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着从迷信到科学,从狭隘到广袤的过程。以下对宇宙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填序号)。①日心说 ②地心说 ③大爆炸宇宙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 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