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7•龙东卷】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物理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种_____现象.“天舟一号”发射后,应进行多次变轨,地面的变轨指令是通过______传递的.

扩散 电磁波 【解析】试题分析: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物理角度说这属于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通信一般就是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的,故“天舟一号”发射后,应进行多次变轨,地面的变轨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2核能同步练习2 题型:填空题

石油、风能、太阳能、电能、核能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

电能 【解析】石油、风能、太阳能、核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它们属于一次能源; 电能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需要消耗其它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获得,电能是二次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4分)如图中,乐乐用鱼叉叉水中的鱼,这种光现象中,光由_____到_____(填介质名称)中发生了折射,折射角_____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乐乐看到的鱼是_____(填“真实的鱼”或“鱼的实像”或“鱼的虚像”).

水 空气 大于 鱼的虚像 【解析】【解析】 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下方,是虚像,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现象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1A”,在AB间接入规格为“12V 12W”的灯泡,闭合开关,当变阻器的五分之一阻值连入电路时,灯泡正常发光。

(1)求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和电阻。

(2)求电源电压。

(3)R0是如图乙所示的Ra和Rb之间任意取值的电阻,当在AB间接入电阻R0后,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将滑片P从最右端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均出现过0.4A(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求R0的取值范围及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

1A 电阻为12Ω 18V 15Ω~25Ω 10.8W 【解析】(1)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L===1A;由I=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L===12Ω;(2)当变阻器的五分之一阻值连入电路时,由于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中的电流为IL=1A,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知: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L+RP=12Ω+×30Ω=18Ω,由I=得电源电压:U=I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作图题

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连接SS’,交凸透镜的主光轴于一点,此点即为凸透镜的光心,过交点垂直主光轴画出凸透镜。入射光线SA交凸透镜于点A,连接AS’并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蓄电池充电:电能一化学能

B. 电能表工作:机械能一 电能

C. 灯泡发光:电能一光能

D. 内燃机工作:化学能一内能一机械能

B 【解析】A、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A正确;B、电能表工作时消耗了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产生了机械能,故应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C、灯泡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C正确;D、内燃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2《核能》同步测试2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

C. 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汽油机消耗的是可再生能源

B 【解析】A. 风能对人类来说是用之不竭的,属于再生能源,A不正确; B. 核电站利用核燃料的核裂变反应产生的巨大内能来发电,B正确; C. 太阳能的寿命有几十亿年,所以太阳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的,C不不正确; D. 汽油机消耗的是自石油提炼的汽油,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D不正确; 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面,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丁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一表明_____、实验二表明_____、实验三表明_____.

发声体在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析】(1)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2)酒精棉燃烧时会消耗瓶中的氧气,当氧气减少时声音减小,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进行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校园里花香四溢 B. 湖面上柳絮飘扬

C. 公路上大雾弥漫 D. 工地上尘土飞扬

A 【解析】试题分析:能闻到花香,是由于香味的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柳絮飘扬、大雾弥漫、尘土飞扬都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CD错;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