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与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信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L1为0.6m时,F1为1NB.阻力F2与阻力臂L2的乘积为0.6N•m
C.动力F1与动力臂L1成正比D.F1=(0.6N•m)/L1

分析 (1)据图象中的数据分析即可判断;
(2)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 解:
A、由图可知,当L1为0.6m时,F1为1N,故A正确;
B、利用图象中任意一组数据都能得出F1L1=0.6m×1N=0.6N•m,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L2=F1L1=0.6N•m;故B正确;
C、由B项分析可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是不变的,动力臂L1越大,动力F1越小,故动力F1与动力臂L1成反比,故C错误;
D、据F2L2=F1L1=0.6m×1N=0.6N•m可知,F1=$\frac{0.6m•N}{{L}_{1}}$,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结合平衡条件进行定性的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哈尔滨3月初的某日气温是-9℃~-20℃,而同日的海南省三亚市的气温是24℃~20℃,发现除了两地温度高低相差较大外,两地同一日的昼夜温差相差也较大,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概括成一句话是水的比热容比陆地的比热容大;发射卫星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氢气热值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在开会时把手机调静音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
B.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min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虚线框内画出了通电螺线管C的A端、通电螺线管D的B端以及小磁针在各位置上静止时的指向.图中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小磁针的N极,由此可以判断出(  )
A.通电螺线管C的A端是N极
B.通电螺线管D的B端是N极
C.通电螺线管C的A端和通电螺线管D的B端是同名磁极
D.通电螺线管C的A端和通电螺线管D的B端是异名磁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台电烘箱,接在家庭电路中使用时,通过电烘箱中的电阻丝的电流为5A.
求:(1)这台电烘箱的电功率;
(2)这台电烘箱的电阻丝工作时的阻值;
(3)这台电烘箱工作2分钟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两只“220V 40W”灯泡串联后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时,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消耗的总电功率为(  )
A.80WB.40WC.20WD.1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分别将A物体和B物体摩擦、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发现,A物体吸引毛皮,B物体吸引C物体,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A物体带正电,C物体带负电
B.A物体带负电,C物体带正电
C.A物体带负电,C物体带负电或不带电
D.B物体不带电,C物体不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O点两侧的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的时间,用虚线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  )
A.OP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
B.MN段的平均速度小于OP段的平均速度
C.MN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N
D.OP段受到的摩擦力小于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