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2?栖霞区二模)在用电阻箱、电压表测定一个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时,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是电阻箱,R0是定值电阻.

(1)图甲中,为测出RX的阻值,闭合开关S后,小明应该先把开关S1接到触点
1
1
(选填“1”或“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然后把开关S1接到另一触点,并调节电阻箱R′,直到电压表示数也为U,读出此时电阻箱R′的示数(各旋钮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18
18
Ω.
(2)小兰认为将图甲中的电阻R0去掉,也能测出RX的阻值.你认为可行吗?答:
不可行
不可行

(3)小亮设计了图丙的电路测RX的阻值.与图甲的方法比较,你觉得图丙最显著的优点是:
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若图甲也想具备这个优点,只需更换图甲的一个元件就可以了,如何替换?答:
将电阻R0换成滑动变阻器
将电阻R0换成滑动变阻器
分析:(1)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单刀双掷开关可控制待测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串联,或电阻箱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RX或R'与定值电阻R0串联时的电压,当电压表示数相同时,电阻RX与电阻R'阻值相同,应该先把开关S1接到触点1;电阻箱各挡示数乘以倍率的和是电阻箱的阻值.
(2)去掉电阻R0,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U,不能保证电阻RX与电阻R'电压相同,测不出电阻R'的阻值.
(3)小亮设计电路中有滑动变阻器,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把图甲中的电阻R0换成滑动变阻器,图甲也具有图丙的优点.
解答:解:(1)小明应该先把开关S1接到触点1;
由电阻箱图示可知,电阻RX=R'=0×1000Ω+0×100Ω+1×10Ω+8×1Ω=18Ω.
(2)去掉电阻R0,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U,不能用等效替代法测出电阻RX的阻值,将图甲中的电阻R0去除不可行.
(3)图丙最显著的优点是: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将图甲中的电阻R0换成滑动变阻器,图甲也具有图丙的优点.
故答案为:(1)1;18;(2)不可行;(3)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将电阻R0换成滑动变阻器.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应知道本题测待测电阻阻值的方法: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在实验中经常使用,要注意体会、总结这种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栖霞区二模)小明想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把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右移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2)实验前,小明猜想电流做功多少可能跟:
a.通过用电器的电流; b.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c.用电器的通电时间.
如上图将甲乙两灯串联,目的是控制通电时间和
a
a
相同,从而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
b
b
的关系.(填序号)
(3)本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比较
灯泡的亮度
灯泡的亮度
来比较电流做功多少的.
(4)若实验过程中,发现甲灯泡突然不亮了,乙灯仍然发光,再去观察电压表示数,发现,与甲灯并联的电压表示数
变小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与乙灯并联的电压表示数
变大
变大
,电路总功率
变大
变大

(5)小明通过思考,发现上述猜想中有一个猜想无法用图甲完成,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电路,完成最后一个猜想的探究,并把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栖霞区二模)图所示的电路是研究导线的电阻大小是否与导线材料有关.其中除了AB、CD导线的长度相同外,还应满足的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栖霞区二模)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栖霞区二模)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10N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3.6
3.6
N.若小明拉着木块匀速向左移动了0.5m,则拉力做的功是
1.8
1.8
J,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0
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栖霞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标有“3V 0.9W”、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源电压恒为4.5V,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则:
(1)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少?
(2)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多少?
(3)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