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分)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最先结冰的是 (填“土路表面”或“水泥桥面”);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 ;

某同学上网“百度”“盐水浓度与凝固点的关系”(见表)

盐水浓度(%)小于0.1 2.9 4.3 11 15 23 23.8 25 26 36.3

凝固点(℃)0 ﹣1.8 ﹣2.6 ﹣7.5 ﹣11 ﹣21 ﹣17 ﹣9.4 ﹣1.8 0

分析数据得出简要结论: ;

电影《泰坦尼克号》较真实的还原了该邮轮在大海上撞到冰山后沉没的场景,该海域的海水可以看成4.3%的盐水,难怪许多落水者无法忍受寒冷,因为那里的海水温度约为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淄博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B.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探究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与哪些因索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篮球的材质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篮球的 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在探究猪想一时,我们只选择材质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的篮球.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其他条件都相同,用力向下拍不同的篮球,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

方案二: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不同的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比较它们反弹后的高度

方案三:其他条件都相同,使不同的篮球反弹到相同的高度.观察比较它们所需自由下落高度.

【评估与交流】

(1)按照方案一探究,其不足之处是

(2)按照方案二探究.篮球反弹后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 ;像这种用反弹的高度来表示篮球反弹性能强弱的方法,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 。

(3)按照方案三探究,篮球所需自由下落的高度越高,反弹性能就越 .

【拓展应用】类比于机械效率,我们可以用篮球反弹后的机械能与反弹前的机槭能的 来描述篮球反弹性能的强弱,其值越大,则反弹性能就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 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于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如图为一电焊工人的工作照片,飞溅的火花留下一段美丽的“划痕”,已知拍摄这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的曝光时间为1/50s,结合人体的常识尺寸,估测图中箭头所指的那粒火花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列的( )

A. 3×108m/s

B. 3.4×102m/s

C. 8m/s

D. 8×10﹣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我珍藏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乐让我振奋!”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黔东南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4年2月14日(农历元月十五元宵节),黔东南州台江县来自各个乡镇的20多支舞龙队伍,用舞龙嘘花的火与激情来庆祝元宵,全国各地的游客也都慕名前来观光。元宵节吸引众人眼球的就是龙嘘花大赛(如图所示),舞龙的人们大部分光着身子,步履轻快,条条蛟龙在火海中任意遨游,场面颇为壮观,被称为是“勇敢者的游戏”。附近的居民和观众很快就闻到了火药味,这是 现象,火药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钦州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6分)小丽需用温度为40℃的水泡脚,便把90℃的热水与10kg 20℃的水混合,设混合过程没有热量损失,问:需要90℃的热水多少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