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观察如图1,阅读说明,并回答问题.
     
上下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抽掉两瓶中间的玻璃板后,经过几分钟,两种气体就均匀混合在一起了 在烧杯中装一些水,水下面注入一些硫酸铜溶液,经过一个星期或更长的一段时间,两种液体就均匀混合在一起了 科学家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上述三个事实可以说明:①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②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2)如表所示,下列两个实验都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请回答:
①如甲中,当向上拉测力计时,观察到测力计示数会变大,这说明了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②用力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
压缩空气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压缩空气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分析:(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解答:解:(1)上下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抽掉两瓶中间的玻璃板后,经过几分钟,两种气体就均匀混合在一起了;在烧杯中装一些水,水下面注入一些硫酸铜溶液,经过一个星期或更长的一段时间,两种液体就均匀混合在一起了;科学家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上述三个事实可以说明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2)①如甲中,当向上拉测力计时,观察到测力计示数会变大,这说明了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②用力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压缩空气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①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②压缩空气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鄂尔多斯)同学们在探究“水沸腾”实验中,使用了如图1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完成实验.
(1)观察如图1的实验装置,指出其不合理之处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壁了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壁了

(2)更正后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测水的沸点是
98
98
℃.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如下图3,其中能正确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B
B
(填字母).
(4)用高压锅煮饭时水的沸点
升高
升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观察如图1所示的列车时刻表,计算车7532次列车从老河口到马棚的平均速度为
25.3km/h
25.3km/h

(2)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生在心电图上测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心动周期,也就是心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由此可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现在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机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了甲的心率是60次/分.则乙的心率是
75
75
次/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观察如图1所示的手电筒结构图,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2)请根据如图2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静止的小磁针指向,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观察如图1所示的列车时刻表,计算车7532次列车从老河口到马棚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2)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生在心电图上测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心动周期,也就是心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由此可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现在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机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了甲的心率是60次/分.则乙的心率是______次/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