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一架已调节好平衡的天平称量物体,由于砝码的使用时间过长,已经有点磨损,用这架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将( )

A. 偏小 B. 正好相等 C. 偏大 D. 随称量物体改变

C 【解析】解答:磨损了的砝码,它的质量会比标准质量变小,要想使天平平衡,就得增加砝码的质量或多移动游码,因此测量的结果会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机械闹钟的发条上得越紧,具有的_____ 越大,钟表走动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 能.

弹性势能 动 【解析】闹钟是利用发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齿轮的动能,如果发条上的越紧,即形变量越大,则弹性势能越大,运行的时间越久,钟表走动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弹性势能;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2 题型:单选题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积雪冰层

A 【解析】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若测出脚印的面积和冰层的厚度就可计算出冰的质量,即脚印下积雪的质量。 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 由可得,积雪的质量m雪=ρ雪V雪=ρ雪Sh, 雪被外力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 m冰=ρ冰V冰=ρ冰S(h-h1), 根据m雪=m冰可得:ρ雪Sh=ρ冰S(h-h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在实验室中,小明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 )

A. 刻度尺、秒表 B. 千分尺、天平

C. 量筒、天平 D. 量筒、弹簧测力计

C 【解析】体积的测量工具是量筒,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所以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量筒、天平,故C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 质量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兰州一中的佳佳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她爸爸将自己的金戒指拿到打金店加工改为了一块金奖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戒指熔化倒进金牌模具时质量减少了

B. 金戒指做成金牌表面积大了,故质量增加了

C. 金牌由景德镇带到北京大学质量会改变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D 【解析】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所以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由此可知ABC所阐述内容都不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 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比值的平均值g=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 弹簧测力计 9.8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解析】(1)在实验室中,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物体受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平均值为g=9.9N/kg+9.8N/kg+9.7N/kg3=9.8N/kg.它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3)由数据知:纵向看,物体质量成倍增加,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一个鸡蛋重约10N B. 一根筷子长度约22cm

C. 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约15次 D. 人体密度约7.9×103kg/m3

B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重为0.5N,故A错;筷子的长度与学生用尺(20cm)差不多,故B正确;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约60次,故C错;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基本相等,故D错;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电与磁单元测试练习2 题型:作图题

某同学想利用电磁继电器制成一个温度自动报警器,实现对温控箱内的温度监控.用如图所示带金属触丝的水银温度计和电磁继电器组装成自动报警器,正常情况下绿灯亮,当温控箱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红灯亮(绿灯熄灭).请按此要求连接电路(红、绿灯的额定电压相同).

【解析】试题分析:(1)当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时,水银与金属丝断开,电磁铁断电没有磁性,绿灯所在电路接通,绿灯亮; (2)当温度升高,水银达到金属丝下端时,水银是导体,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红灯所在电路接通,红灯亮,发出报警信号。电路图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

(1)水的沸点是 ℃.

(2)实验时大气压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1)98 (2)小于 (3)烧杯上加盖子(减小水量、增加水的初温或增大酒精灯火焰) 【解析】(1)由图可知,水在98℃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8℃; (2)水的沸点是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时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3)为减少加热时间,可以给烧杯加盖或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故答案为:(1)98;(2)小于;(3)减少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