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路已连接好,如图甲所示,

(1)本实验的原理是:P=UI;闭合开关前,滑片应在最右端(选填“左”或“右”),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算出:①小灯泡两端加的电压为1V时的功率为0.2W; 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75W.

分析 (1)电功率的测量原理:P=UI;
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前,滑片要处于阻值最大处;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
(2)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发生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与电压表并联的以外电路应完好,与其并联的电路断路;
(3)确定电压和对应的电流,根据P=UI计算出灯泡的电功率.

解答 解:(1)实验的测量原理:P=UI;
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使其阻值最大;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基本作用是保护电路,其主要作用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电路故障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
(3)①由图乙知,当U=1V时,I=0.2A,P=UI=1V×0.2A=0.2W;
②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I=0.3A,所以电功率P=UI=2.5V×0.3A=0.75W.
故答案为:(1)P=UI;右;保护电路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2)灯泡断路;(3)①0.2;②0.75.

点评 本题是有关电功率的测量实验,要熟练掌握测量原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常考内容,有关电路故障的分析,关键能够搞清短路和断路的现象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  )
A.草叶上形成“白霜”B.草叶上形成“露珠”
C.湖水结冰D.冰雪消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某同学在实验前发现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其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如图乙所示,已在杠杆的A点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要使杠杆平衡,应在B点挂4个相同的钩码.若在C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方向应竖直向上,拉力为2N时杠杆才能平衡.这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今年5月,南通人乘动车出行的梦想成为现实.动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行中受到的阻力.乘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车外景物飞驰而过,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的;他们用手机通过微信发送沿途美景,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列车进站前关闭动力,由于惯性,仍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一)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2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2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小民(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二)另一组同学利用如图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①5朝上4.9
 ②5朝下4.9
 ③5朝侧面4.9
 ④10朝侧面9.7
 ⑤15朝侧面14.6
 ⑥酒精15朝侧面11.8
 ⑦盐水15朝侧面15.9
(1)实验刚开始时,有同学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型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压强计漏气,然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试验.
(2)分析序号为①②③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分析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分析序号为⑤⑥⑦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5)通过以上的探究过程,大家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压强计放入液面相平的a、b两种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现象如图3乙所示,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五一节小军和爸爸一起去了一趟水族馆,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生物,如图甲所示是刺豚鱼,全身长满了硬刺,平时紧贴身体;一旦生气或收到惊扰时,就会急速大口吞淹海水或空气使身体迅速膨胀(图乙所示),此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增大,因此上浮,在上浮的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会减小(以上两空均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小明家新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如图1所示).
(1)小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如图1所示),当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小汽车外型是流线型,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身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汽车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升力,减小了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2)如图2所示为汽车的启动原理图,当钥匙插入仪表板上的钥匙孔并转动(相当于闭合开关),电动机工作,电磁铁的工作电压小于(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电动机的工作电压.
(3)在寒冷的冬天,若一辆质量为2×103kg的汽车在一段水平平直路面匀速行驶3.6km,共用了5min,如果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8000N,求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的功率是多大?此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4)若行驶3.6km的同时打开车内的供暖设备,放出了3.4×106J的热量,这段时间内完全燃烧2kg的汽油(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则该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能量转化的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对物理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向热汤中滴入香油,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两个小水滴碰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水滴,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
C.用吸管吸取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
D.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小雨同学在图甲中的M、N之间接入不同的待测电阻和小灯泡,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请完成下列填空:
(1)利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仅将M、N间的电阻由10Ω替换成5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将减小(填“增大”或“减小”),要使电压表示数不变,应将滑片向b(选填“a”或“b”)端滑动到一定位置.
(2)若在M、N间接入额定电压为3.6V的小灯泡L,调节滑片P使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4A,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864W.
(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现在的位置不变,将灯泡L换成看不淸标识的电阻箱,只调节电阻箱,将电压表的示数调为3.6V时,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5Ω.
(4)她将5Ω和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入M、N之间,移动滑片读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当U1=2.96V时,I1=0.20A;当U2=4.50V,I2=0.30A,分析两组数据可得到两电阻串联后总电阻阻值的测量值是14.9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