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乙所示,“跳橡皮筋”和“击打陀螺”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其中图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图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形状 运动状态 【解析】“跳橡皮筋”力的作用使橡皮筋发生的形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击打陀螺”时力的作用陀螺旋转的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所以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 形状 (2). 运动状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综合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提出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

只做动作不发声观察鱼的情况@只发声不做动作观察鱼的情况,从而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先让大军和小欣只做动作不发声音,看是否惊走了鱼儿;再让大军和小欣只发声音不做动作,再观察鱼儿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课后作业 题型:实验题

.根据探究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是否会一直运动下去的过程回答: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在此运用了_____________这种科学思维方法。

(2)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_______。

(3)小兰同学根据实验的体验总结出这样的几点:

A. 平面越光滑,小车的运动距离越长

B. 小车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C. 如果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运动

D.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①小宇同学分析,评估小兰同学的结论时发现,其中结论______肯定不对。

②小兰同学总结的正确结论中,属于可靠事实的是_________,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___________(只要填结论前面的字母)

初速度 控制变量法 图见解析 D AB C 【解析】(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表面时,具有相等的速度; 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2)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3)①从实验现象上可以看出,表面越光滑,小车的运动距离越长,A正确;表面越光滑,小车受阻力越小,小车的运动距离越长,说明速度减小的越慢,所以B正确;通过AB推理知,如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课后作业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_________,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__________ .

BCE AD 【解析】图BCE中,足球运动员改变了足球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所以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AD两图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和手折物体变形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故答案为:(1). BCE (2). 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检测题 题型:作图题

用200N斜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推木箱,请画出推力的示意图.

【解析】以手与木箱的接触点作为力的作用点,过力的作用点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推力F=200N。示意图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属于弹力

B. 桌面对茶杯没有作用力

C. 茶杯和桌面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但两者均未发生形变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解析】A. 弹力由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物体变形而产生,所以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弹力,故A错误; B. 桌面对茶杯有向上的支持力,故B错误; C. 弹力由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物体变形而产生,所以茶杯和桌面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且两者均发生形变,故C错误;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单元简单机械检测题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g=10N/kg)

(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1

(3)若0B=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G=mg=56kg×10N/kg=560N; 答:该同学所受重力是560N. (2)过A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再过支点作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如图所示: (3)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OC=G•OB, 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 F===400N. 答: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为4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单元简单机械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与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2<F3<G B. F1>F2>F3>G C. F1=F2=F3=G D. F1>F2=F3=G

C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如果动力臂不变,只改动用力方向,其动力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 设拉力的力臂为L,则由题意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OD=F×L 由此可得:F= 因为G,OD不变,OD=L=r,故F=G,由于F1、F2、F3的力臂都为圆的半径,相等,故F1=F2=F3=G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 重力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同一地点,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1,则二者重力之比为______.

3:1 【解析】同一地点,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因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所以 故答案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