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幵电,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湿手扳开关,湿布擦与电源相连的台灯

B. 抢救触电者的做法

C. 随意在高压设备下行走

D. 随意使用绝缘层被破损的导线

B 【解析】A. 因为水是导体,并且具有流动性,一旦与火线相连,人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B. 有人触电时,可以用绝缘性能好的竹竿、木棍等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C. 高压设备带高压电,从安全用电原则可知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因此随意在高压设备下行走非常危险。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D. 家庭电路中,使用绝缘层破损的导线容易造成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故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偏向分度盘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

(2)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质量为_____g。

(3)如图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为_____cm3.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_____g/cm3.

左 58.4 20 2.92 【解析】(1)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横梁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4g;物体的质量m=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5g+3.4g=58.4g。 (3)物体的体积V=V″﹣V′=40ml﹣20ml=2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的密度为( )

A. 0.5×103kg/m3 B. 1×103kg/m3 C. 1.5×103kg/m3 D. 2×103kg/m3

B 【解析】水的密度为1103kg/m3,或1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 第3节安全用电 同步练习2 题型:单选题

小芳家有40 W的节能灯两个,25 W的白炽灯两盏,150 W的彩电一台,650 W的洗衣机一台,她家用的电能表上写着“220 V 5(10) A”字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芳家的用电器同时使用时,总电流大于5 A

B. 小芳家的用电器不能同时使用

C. 小芳家再购置一台1 500 W的电暖气,所有的用电器还可以同时使用

D. 为安全、方便地用电,小芳家应选用电流值稍大于10 A就跳闸的空气开关

D 【解析】根据公式P=IU的变形I=P/U算出她家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电流为I=P/U=(40 W×2+25 W×2+150 W+650 W)/220 V="4.2" A,故A、B不正确。若再购一个1 500 W的电暖气,同时使用时电流就会变为11 A,超过电能表短时间内所允许的最大电流10 A,故C不正确,应选D。 思路分析:根据公式I=P/U算出她家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电流为I=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3节 安全用电同步测试2 题型:填空题

造成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一是总功率过大,二是 .在安装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为了安全用电,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

短路;接地 【解析】 试题分析: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是电流过大,而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的总功率过大;二是电路中发生了短路;在安装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为了安全用电,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若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万一带电,电流会通过导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3节 安全用电同步测试2 题型:单选题

【2017•枣庄卷】电工维修电路有时需要带电操作,如图所示。以下操作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

A. 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B. 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

C. 丙站在地上仅接触火线 D. 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B 【解析】A. 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属于双线触电,A正确. B. 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时没有电流流过人体,不会触电,B错误. C. 丙站在地上仅接触火线时,人与大地形成通路,由电流流过人体,会发生触电,C正确. D. 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属于双线触电,D正确. 故选A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1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1g/cm3、1.5g/cm3,现将两种液体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混合液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若将甲乙按照质量比1:6混合,则所得混合液的密度为_______g/cm3(均忽略液体体积的变化).

1.25 1.4 【解析】(1)设取每种液体的体积为V,由ρ=m/V得,m甲 =ρ甲 V,m乙 =ρ乙 V,混合液的质量m1 =ρ1 V,∵混合液体的密度等于总质量除以总体积,∴ρ甲V+ρ乙V /2V=ρ1,即2ρ1=ρ甲 +ρ乙 ,则ρ1 =ρ甲 +ρ乙/2 =1g/cm3 -1.5g/cm3 /2 =1.25g/cm3; (2)设甲种液体的质量均为m,则乙种液体的密度为6m,甲的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解析】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石头裂开前后,其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AB错误;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得V=,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线电话是靠电流传递信息的

B. 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更先进

C. 无线广播、无线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 电磁波传递信息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B 【解析】有线电话利用变化的电流来传递信息的,而移动电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 模拟信号传输效果差,数字信号传输效果好,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更先进,故B错误; 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递信息不需要介质,故D正确。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