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2、探究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红按图(甲)所示进行操作,她觉得左拇指受压的感觉比右拇指要强得多,并且越用力,受压感觉越明显.小明的实验如图(乙),他观察到与手掌接触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用手指顶着的那部分气球形变明显,且手指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他们通过交流,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2)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
的关系.
分析:解决本题要知道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第二幅图可知,本题探究的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解答:解:(1)图(甲),左拇指受压的感觉比右拇指要强得多,并且越用力,受压感觉越明显;
图(乙),观察到与手掌接触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用手指顶着的那部分气球形变明显,且手指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
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2)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根据图示可以知道两图的液体一个是水,另一个是盐水,两个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受力面积越小,压力越大;
(2)液体密度.
点评: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7、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供以下器材:中间有沟槽的木质轨道(如图甲,其中AB部分倾斜并与平直部分BC平滑连接,沟槽较为光滑)、大小与沟槽相当的玻璃球、铁球各一只、轻质弹簧、刻度尺各一个.
(1)利用这套器材进行实验时,可以通过比较
弹簧被压缩的程度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的四个研究实例中也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
A、学习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B、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时,通过分析总电阻与各导体电阻在电路中产生的效果来认识
C、探究电功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功大小
D、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2)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应让玻璃球和铁球分别从
轨道的同一高度处
释放.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物理老师曾经告诉同学们“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成正比”.善于动脑的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一个研究弹簧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之间关系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
①用某个小球将弹簧压缩并测量出压缩量x;
②松手释放小球并在木板上记下小球上冲到达的最高位置;
③用刻度尺测量出小球上升的高度h.下表数据是小明的实验记录.由表中可知,
若压缩量x=1.00cm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1,压缩量x=2.50cm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2,则h1
h2(选填“>”“<”或“=”).
(4)若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分析数据后发现弹簧的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
不成
正比(选填“成”或“不成”).
实验次数 弹簧压缩量x(cm) 上升的高度h(cm)
1 1.00 1.50
2 2.00 5.99
3 3.00 13.50
4 4.00 23.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绵阳)(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簧所受拉力F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得到以下一组实验数据:
x/cm 0 2.00 4.00 6.00 8.00 10.00
FIN 0 0.5 1.0 1.5 2.0 2.5
①在图1乙中画出弹簧伸长量x随弹簧所受拉力F变化的图象;②根据表中数据或你所作图象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
,弹簧的伸长量越
.③试猜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压力越小,弹簧的压缩量越

(2)如图2所示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开关S的
通断
通断
来控制;电磁铁中电流的大小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P的
滑片位置
滑片位置
来实现;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
数目
数目
来确定.
(3)某科技活动小组用质量分布均匀的一把木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盘、细线、一盒砝码等器材,自制一台简易天平,已完成部分如图3所示.
①为了能用该简易天平直接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将提纽T移至
5
5
cm处;
②小组中某同学在用该自制好的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时,右盘中放有50g砝码一个,20g的砝码一个,2g的砝码两个,提起提纽时木尺处于水平位置,则所测物体的质量是
0.222
0.222
kg.
(4)为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所用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可以根据需要得到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池组、电键、导线等.
①现将这些器材连成实验电路如图4所示,尚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以笔线当导线,将这两根导线补画在图中;
②闭合电键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
端(填“左”、“右”);
③实验中得到下表中数据:
电阻(Ω) 电流(A) 电压(V)
第一次测量 5 0.20 1.00
第二次测量 5 0.40 2.00
第三次测量 10 0.20 2.00
由第一、第二两次测量数据分析可知:
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由第二、第三两次测量数据分析可知: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探究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红按图(甲)所示进行操作,她觉得左拇指受压的感觉比右拇指要强得多,并且越用力,受压感觉越明显.小明的实验如图(乙),他观察到与手掌接触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用手指顶着的那部分气球形变明显,且手指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他们通过交流,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______,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2)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7-2008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4(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探究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红按图(甲)所示进行操作,她觉得左拇指受压的感觉比右拇指要强得多,并且越用力,受压感觉越明显.小明的实验如图(乙),他观察到与手掌接触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用手指顶着的那部分气球形变明显,且手指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他们通过交流,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______,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2)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