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地球 B. 水桶 C. 绳子 D. 手

C 【解析】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拉力是绳子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是手,施力物体是绳子,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题型:填空题

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它们的 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它们都 在真空中传播,电台发射的某种电磁波波长为3m,其频率是 Hz.

波速,能,1×108 【解析】 试题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为3×108m/s,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波长与频率的乘积是一定值。其关系是:波速=波长×频率。故波长为3m的电磁波的频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20章电与磁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电流表内部构造图.多匝金属线圈悬置在磁体的两极间,线圈与一根指针相连.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受力转动带动指针偏转,便可显出电流的大小.图中与这一过程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C 【解析】试题分析: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图中为奥斯特实验装置,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错误;图中为发电机的原理图,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错误;图中为电动机的原理图,是利用通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节力同步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网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同时,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相互;运动状态. 【解析】【解析】 (1)球受到网拍施的力,变形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网拍受到球施的力,也变形了,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由于网拍对球施力时,网拍也受到了球对它施的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球受力的结果是运动方向变了、速度大小变了,这都是运动状态变化. 故答案为:相互;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节力同步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解析】①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篮球的运动状态变化。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皮球,皮球瘪了,皮球的形状变化。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灰尘的运动状态变化。 在这四种现象中:①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同步练习题 题型:计算题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是月球上的6倍。在地球上重882N的宇航员到达月球上,他的重力是____N,质量是___________kg。

147 90 【解析】解答:物体在月球是所受的重力:G月=G地=×882N=147N.同一物体在任何地方它的质量是不变的:m地=m月==90kg. 答: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147N,质量是90kg. 点睛 :物体的重力在离开地球是会变化的,而质量是物体的性质,它不会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应该识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质量是物体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对小明在此过程中的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小不断改变

B. 重力大小不断改变

C. 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 受到重力的方向随转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C 【解析】解答:A.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或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B.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其中质量是物质的特性,而g为一常数,即重力大小不会改变,故B错误;CD 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向下,所以运动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始终是不变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 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C 【解析】解答:A.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的频率范围如果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也听不到声音。故B错误。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故C正确;D.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等八校联考2018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式子R=U/I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

D.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 【解析】【解析】 导体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 当电压和电流变化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都没变,所以电阻不变,R=只是计算电阻的一种方法. 故ABD选项不正确,C选项正确.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