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1)根据表格中数据,第三次(最陡)实验的有用功是______J,总功是 J,机械效率是_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斜面越陡,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3)分析实验数据还可知道,斜面越平缓越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4)第一次实验中,若拉力作用时间是5s,则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此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D.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明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方法测一枚5角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四幅图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地理两极的地磁两极并不重合”的现象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的

B.我国最早指南针“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勺子形状,自然静止时它的勺柄指向北方

C.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这是奥斯特发现的 “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这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九年级上开学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___________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九年级上开学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提高相同高度,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W1<W2 η1>η2 B.W1>W2 η1<η2

C.W1=W2 η1=η2 D.W1=W2 η1>η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九年级3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

(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五四制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下图中,杠杆OBA在图示位置静止,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