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小宁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开始时他将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乙.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10
10
 N.合金块A的密度是
3.2×103
3.2×103
 kg/m3

(2)如图2甲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建造中国馆的钢材由武汉钢铁特种钢材公司提供,若一根质量为80kg,长10m的不均匀钢梁,A、C分别是钢梁的端点,钢梁重心B处距A端2.5m.
①搬运的过程中,将钢梁一端从地上恰好抬起时,以棒上的
A
A
点为支点最省力,在图2乙中画出将钢梁从地上恰好抬起时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②钢梁从地上恰好抬起时的最小力为
196
196
N.
分析:(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再变化时,说明水面低于合金块A的底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合金块的重力;合金块受浮力最大时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时,因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合金块的重力减去合金块A的浮力.
已知合金块受到的最大浮力和水的密度,利用公式V=V=
F
ρg
得到合金块的体积;已知合金块的重力和体积,利用公式ρ=
G
Vg
得到合金块的密度.
(2)①使用杠杆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动力臂最长最省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
②已知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得到最小的动力.
解答:解:
(1)由图象知,合金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G-F=32N-22N=10N
合金块的体积为V=V=
F
ρg
=
10N
1.0×103kg/m3×9.8N/kg
≈1×10-3m3
合金块的密度为ρ=
G
Vg
=
32N
10-3m3×9.8N/kg
≈3.2×103kg/m3
故答案为:10;3.2×103
(2)①将钢梁抬起,支点只能在A点或C点,要施加的动力最小,动力臂就要最大,所以支点在A点;
故答案为:A;动力及其力臂的作法如下:

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F?AC=G?AB
所以F=
G?AB
AC
=
mg?AB
AC
=
80kg×9.8N/kg×2.5m
10m
=196N
故答案为:196.
点评:使用杠杆最省力的方法:①动力作用点距离支点最远;②动力作用线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连线相垂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小宁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开始时他将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N/kg)
(1)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N.
(2)合金块A的密度是
 
kg/m3
(3)在容器中用一条水平的实线作出放水40s时水面的大致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昌平区二模)小宁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正方体合金块A,放入底面积为300cm2装有水的圆筒形容器中,开始他将合金块A恰好浸没在水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放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再变化时,立即关闭阀门B,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2N和32N,已知弹簧测力计每一牛顿刻度间的距离为1cm,(g取10N/kg).求:
(1)合金块A受到的重力;
(2)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
(3)合金块A的密度;
(4)从容器中排出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宁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开始时他将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乙.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__ N.合金块A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2)如图2甲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建造中国馆的钢材由武汉钢铁特种钢材公司提供,若一根质量为80kg,长10m的不均匀钢梁,A、C分别是钢梁的端点,钢梁重心B处距A端2.5m.
①搬运的过程中,将钢梁一端从地上恰好抬起时,以棒上的________点为支点最省力,在图2乙中画出将钢梁从地上恰好抬起时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②钢梁从地上恰好抬起时的最小力为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小宁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开始时他将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乙.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N.合金块A的密度是     kg/m3

(2)如图2甲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建造中国馆的钢材由武汉钢铁特种钢材公司提供,若一根质量为80kg,长10m的不均匀钢梁,A、C分别是钢梁的端点,钢梁重心B处距A端2.5m.
①搬运的过程中,将钢梁一端从地上恰好抬起时,以棒上的    点为支点最省力,在图2乙中画出将钢梁从地上恰好抬起时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②钢梁从地上恰好抬起时的最小力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