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3?山西)小明组在做“探究凸透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f=5cm.
(1)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器材是
凸透镜
凸透镜

(2)调整后将蜡烛向右移动5e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移动后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如果小明取下光屏,从光屏原来的位置正对凸透镜
(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分析:(1)在实验时,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使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判断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得出成像的特点;
(3)人眼的成像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似.
解答:解:(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使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知,应向下调节凸透镜的高度;
(2)由题意知,f=5cm,当物体向右移动5cm,则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减小,此时像距增大,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3)由于人眼可以充当光屏的作用,所以取下光屏,从光屏原来的位置正对凸透镜能看到烛焰的像.
故答案为:(1)凸透镜;(2)右;放大;(3)能.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器材的调节及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从中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山西)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山西)晚上,小红来到书房,准备做作业,闭合开关,白炽灯瞬间发光后立即熄灭.爸爸放下手中正在清洗的苹果,马上过来踩着木凳上去看了一下说:“灯丝烧断了…”,然后拿着灯口轻轻摇了几下,白炽灯又重新发光了…
(1)请帮小红分析开关闭合瞬间灯丝易被烧断的原因.
(2)请对小红爸爸的某一做法进行简单评价并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山西)小强观察到学校在硬化路面时,工人师傅用振动器在混凝土上来回振动,他想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增大混凝土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量筒、细沙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
(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细沙质量是
110
110
g,体积是
50
50
cm3.,细沙的密度是
2.2×103
2.2×103
kg/m3

(2)接下来他将量筒内的细沙
晃动
晃动
并抹平,发现体积变小,由此判断所测细沙密度变大,从而验证了他的想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