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小强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你的认识是:音调较高的是_______ 发出的,响度大的是 _______发出的。(两空选填“笛子或二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白色光源照射下的色纸若呈现红色,表示的性质是( )

A.该色纸吸收所有色光

B.该色纸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

C.该色纸不吸收任何色光

D.该色吸收纸红色光,反射其他色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九年级上学期10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的温度计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

(3)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_________mm.小红用该刻度尺对实际长度为70.0cm的课桌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数据约为66.7cm.经过分析,导致该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庐山严冬经常会出现“雨凇”(俗称冰挂)现象,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并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而松花江畔,严冬却经常出现“雾凇”(俗称树挂)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并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从物态变化来看,“雨凇”、“雾凇”的形成分别属于______和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比赛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 温度 B. 熔点 C. 凝固点 D. 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青阳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响度

较响

较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青阳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A. 杯中液态氮放热

B. 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 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某校初三(1)班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_____。

(2)一实验小组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______,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______,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4)小刚用身边一些器材做实验:

①他将塑料直尺放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右图所示,则支点O与直尺的_____一定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如图所示在尺上放硬币,当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______(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