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温度计 D. 天平

B 【解析】A、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放正,故A错误;B、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的底部相平,B正确;C、温度计在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进入液体内部,且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侧壁,C方法错误;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增减砝码,D方法错误;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不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锯锯木头,木头和锯条都变热

B. 一根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热得烫手

C. 冬天用暖水袋取暖

D. 流星进入大气层由于摩擦而发光发热

C 【解析】【解析】 A、用锯锯木头,木头和锯条都变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B、一根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热得烫手,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C、冬天用暖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D、流星进入大气层由于摩擦而发光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眼应该佩戴______镜。

红 绿 蓝 凹透镜 【解析】光的三原色: 红、绿、 蓝。近视眼是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这时需要佩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 故答案为:红 绿 蓝 凹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2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B.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D.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B 【解析】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像,故B正确,A、C、D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中宜用_________(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_____态

微小颗粒 36 晶体 不变 液 【解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和温度计玻璃泡能充分与被测物体接触,实验中宜选用微小颗粒的固体;图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面对应温度为36℃;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吸热温度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CD段是熔化后升温过程,即物质处于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两个实心正方形铁块,大的边长是小的2倍,则大、小铁块密度之比是_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1:1 8:1 8:1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无关,故大、小铁块密度之比是1:1;因大的边长是小的2倍,而体积是边长的3次方,固体之比是8: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质量之比是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 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 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A 【解析】试题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用力拨动吉他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___的产生;在考场上你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___产生的。

噪声 振动 【解析】考点周围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考场上翻动卷子的声音由于纸的振动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D. 调节吉他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弦发声的响度

C 【解析】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故响度不高,故A错误; B.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挡或吸收、反射,在人耳处减弱。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 D. 调节吉他的琴弦可以改变弦振动的频率,即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