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你就以上两点各举1例.(不要求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掷铅球 刹车 【解析】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是非常多的:(1)利用惯性的例子:泼水、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掷铅球等。(2)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好安全带、保持车距、限速限载、刹车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A. B. C. D.

D 【解析】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分别流经灯泡L1、L2,一条支路经过灯泡L1,另一条支路经过开关S2、L2。汇流然后经开关S1回到负极,所以灯泡L1、L2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开关S2控制L2支路,故D电路图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检验题 题型:实验题

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 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1)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水吸热升温的图象。

(2)加热满2 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___?

(3)沙子的比热容是多少____?

乙 4.2×104 J 0.91×103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检验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D 解答: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A选项不正确;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茌的,B选项不正确;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选项不正确;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选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 单元提优测试卷 题型:作图题

如图所示,将光滑的菜板平放在盛水的玻璃杯上,菜板上竖起摆放一只火柴盒抽盖,盒盖上放一只鸡蛋,用脚踩住长杆地刷的木梁,拉住地刷的长杆,松手后长杆快速水平击向菜板.请你在图中标出菜板飞出后鸡蛋的运动方向____.

【解析】菜板飞出后,鸡蛋和火柴盒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要继续维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会竖直的落入正下方的玻璃杯中,故作图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 单元提优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一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里脱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 )

A. 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降 B. 立即下落

C. 以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然后下降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A 【解析】因为在物体脱离前,物体和气球一起向上运动,当物体脱落后,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上运动,又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物体上升一段距离后又将下落。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 单元提优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乘客发现自己正上方的车厢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下落后,将要落在 ( )

A. 此乘客的座位前面 B. 此乘客的座位后面

C. 此乘客的头上 D. 此乘客的左侧肩膀上

C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匀速向左行驶的火车的车厢里的人,他正上方的小水滴由静止开始下落,物体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与火车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水滴落下的位置在抛出点的正下方,即落入乘客的头上。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 透镜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A. 会聚作用 B. 发散作用 C.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 无法判断

B 【解析】根据空气泡的形状可知,空气泡两侧的水相当于是两个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容器水中的空气泡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发散作用.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将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R1的电功率为5W,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P;若将R1与R2并联接在该电源两端,R1消耗的电功率为125W,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P′,则P:P′=_____.

4:5 【解析】解答: 两电阻串联时如图1所示,两电阻并联时如图2所示: 图1中R1的电功率P1=,图2中R1的电功率P′1=,则===,解得: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图1中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即R2=4R1,图1中,电路的总功率: P=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