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画出点光源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

【解析】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连接AO即为反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电路中,闭合全部开关,两个灯泡不能都发光的电路是( )

A. B. C. D.

C 【解析】A图,两灯并联,开关位于干路,闭合时两灯都能工作,不符合题意; B图,两灯串联,开关闭合后,两灯都能工作,不符合题意; C图,S闭合时,两灯串联,当S1闭合后,L1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不能工作,故C符合题意; D图,开关S位于干路,开关S1位于L1的支路,控制L1,当两开关都闭合后,两灯并联,都可以工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做_______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

匀速 20 【解析】试题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里程碑之间的距离已知,通过里程碑的时间也知道;再根据公式v=判定速度是否相同,当速度相同时,说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否则不是. 根据v=即可求得速度的大小. 【解析】 第1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1===20m/s; 第2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2===20m/s; 第3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3===20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单选题

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p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 2.5 μm=2.5 μm×10-6m B. 2.5 μm=2.5×10-5 dm

C. 2.5 μm=2.5×10-5 cm D. 2.5 μm=2.5×10-9 m

B 【解析】长度单位换算时根据要求要数字不变,乘进率,单位换,科学记,因1dm=10cm=100mm=105 μm,故 2.5 μm=2.5×10-5 dm,答案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的位置(均选填“A”或“B”).

(2)在此实验中,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小明进一步研究数据发现,水和沙子温度升高第一个10℃所用的时间都较长,其原因是:_____;

(5)请你对图示的实验装置作出评价,说出它的不足之处是:_____.

(6)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请你计算,该实验中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Q.

B A 加热时间 沙子 受热不均匀、缺少搅拌棒 1260J 【解析】(1)在安装、调整如图(甲)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B,再调整固定A,因为底部的距离应是固定的,而上部可以根据下部的情况进行灵活调节; (2)研究物体吸热本领的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时,由于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沙子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分析上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同一选项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和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都是采用模型法来研究问题的.故A用的研究方法相同; B、通过亮度来判断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和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判断磁性强弱两个实验,都用的是转换法.故B中两个实验用的研究方法相同; C、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都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中两个实验用的研究方法相同;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A.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 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m/s向S靠近

D 【解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征,S在镜中的像与物体关于两面镜对称,所以当物体匀速向右运动时,靠近O点,因像与物体对称,所以像S’也会以相同的速度靠近O点,所以AB错误;又因为运动方向与平面镜成60°角,所以像S’运动的方向也与平面镜成60°角,故像的运动方向与S的运动方向的夹角为120°,C错误; 验证D选项,作SC垂直于镜面,如图: 则ΔSCO为直角三形,又因为角SOC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题2 题型:填空题

冬天,火炉把自己的 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我们不能把这些能量重新收集起来供来年再用,一般情况下, 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上述事例说明: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 性的.

内,内,方向 【解析】冬天取暖时,是火炉的的燃料燃烧释放内能,内能传递给空气,空气湿度升高,以达到取暖的目的,春天不能再收集,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所以内能只能从高温转移到低温物体。 答案:(1). 内能 (2). 内能 (3).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七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是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场景,在10s的时间内,工人师傅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1m,已知拉力F为400N,建筑材料的重力G为9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这个过程中: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此滑轮的机械效率.

(3)拉力F的功率.

(4)第二次拉建筑材料的拉力变为500N,此时的机械效率.

(1)3m.(2)75%.(3)120W.(4)80% 【解析】(1)由图知道,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即n=3,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nh=3×1m=3m; (2)由题意知道,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W有=Gh=900N×1m=900J, F做的总功是:W总 =Fs=400N×3m=1200J, 额外功是:W额=W总-W有用=1200J-900J=300J 故此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