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液化时它放热。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太阳辐射来的过量紫外线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有害的。在距地面20~50 km的高层大气中,有一种叫做臭氧的物质,它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这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传统的冰箱制冷剂使用氯氟烃类的氟利昂,如R12,当电冰箱损坏后,这种氟利昂扩散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目前在我国主要使用对臭氧层破坏较小的R134a、R600a等新型物质作为冰箱的制冷剂。

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液化时它放热。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太阳辐射来的过量紫外线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有害的。在距地面20~50 km的高层大气中,有一种叫做臭氧的物质,它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这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传统的冰箱制冷剂使用氯氟烃类的氟利昂,如R12,当电冰箱损坏后,这种氟利昂扩散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目前在我国主要使用对臭氧层破坏较小的R134a、R600a等新型物质作为冰箱的制冷剂。

(1)液态的氟利昂在冰箱内冷冻室的管中汽化,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2)通过本文描述,你认为氟利昂蒸气在冷凝器里液化,是通过______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的方法。

(3)若太阳距离地球约为1.5×1011m,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则红外线从太阳辐射到地球约需要____________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上图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情况表示出来__________。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复习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电流表示数的差值变小

B.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不变

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不变

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乘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新同学发现通过吸管在不同的瓶口吹气,可以产生声音。如是他完成了以下的实验:他向两只容积为1L的瓶子中分别加入250毫升和500毫升的水,然后通过吸管分别向两瓶口吹气,比较听到的音调,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了观察的结果。通过小新同学的实验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

(1)如图是两位同学绘制的水沸腾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图,从图象中可知,该处大气压强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你认为他们选择的温度计是____________(选填“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或“寒暑表”)

(2)如图甲、乙是沸腾前后的两幅图,其中图___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下学期综合测试(一)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分析图甲、丁、戊,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

(4)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