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相等,且R1<R2,则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A 【解析】由图可知,A选项中两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B选项中两电阻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C选项中为只有R1的简单电路;D选项中为只有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均测电路中的电流,所以,各个选项中电阻的大小关系是R并<R1<R2<R串 , 即RA<RC<RD<RB ,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对应的电流关系为IA>IC>ID>IB ,故BCD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C. 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 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C 【解析】A. 雨后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B错误; C. 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正确; D.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周周清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A′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

A. 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

B. 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C. 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

D. 光照射像后,人的感觉不同

C 【解析】试题分析::我们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看到的物体亮说明进入眼睛的光线多;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A′B′照射时,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手电筒的光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后照亮了物体AB,使物体变亮了,物体亮了,所以像也就更亮了,故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专题复习检验题 题型:单选题

现有一瓶液体燃料,若倒掉一半后完全燃烧,则(  )

A. 热值减半,放出的热量减半 B. 热值减半,放出的热量不变

C. 热值不变,放出的热量减半 D. 热值不变,放出的热量不变

C 【解析】AB、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属性,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多少等无关,倒掉一半后热值不变,故AB错误;CD、从公式Q放=mq可知,若将一瓶液体燃料倒掉一半,则留下的一半液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故C正确,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a和b加热.液体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b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b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________ (“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________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________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a”或“b”).

(4)若小明将质量相同的这两种液体分别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C水=4.2×103J/(kg•℃)

错误 因为使用相同的电热器,相同的加热时间,所以,a、b吸热应该相同 质量 多 种类 a 2.1×103 【解析】(1)错误。因为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所以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等。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 春天,柳枝吐芽 B. 夏天,山涧瀑布

C. 秋天,菊香满园 D. 冬天,雪花飘飘

C 【解析】试题分析: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故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就需要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形成的。

熔化;汽化;水蒸气液化 【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物体吸热会熔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会液化为小水珠. 火焰的温度很高,所以很多物体遇到高温的火焰会吸热而熔化.当火焰喷到水中时,水会吸热而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温度降低又会变为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色气团. 故答案为:熔化;汽化;水蒸气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能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C 【解析】试题分析:(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图象上看有温度不变的过程,熔化之前和之后的温度都在升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图象上看温度一直在升高; (2)冰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是0℃. 【解析】 A、这是冰在凝固过程的图象,不符题意; B、这是非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不符题意; C、这是冰在熔化过程的图象,符合题题意; D、这是非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不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在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发生危机时,核能由于其能量密度远高于化石能源,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希望.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姑的核世漏等,使各国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不得不高度重视造成核电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核废料不好处理

B. 核能发电技术还不成熟

C. 只有核裂变可控,核聚变不可控

D. 意外发生核泄漏时,会产生放射性污染

D 【解析】核电站得不到的安全保障的主要原因是意外核泄漏,会给人类造成重大危害.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