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

甲 乙 丙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荷同学探究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秋宁同学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对他们的结论,你如何评估_____________?

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两位同学的结论都正确。但秋宁同学的结论更具体、更准确,得出了各电压间的定量关系,他的结论包含了夏荷的结论。 【解析】(1)第一图是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第二、三图是分别测了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可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和各用电器两端电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省2018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个成年人参加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为2.4×107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2kg的干木柴才能得到,则干木柴的热值为_____,如果用掉一半后,干木柴的热值是_____.

1.2×107J/kg 1.2×107J/kg 【解析】(1)由Q放=mq可得,q= ==1.2×107J/kg;(2)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其大小与燃料的质量无关,用掉一半后,干木柴的热值仍为1.2×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2 题型: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 )

A. E点 B. F点 C. P点 D. Q点

A 【解析】条形磁铁两端是磁极,所以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故E点磁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同步课时训练题(有答案)11.2功率 题型:填空题

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那么,他对杠铃做了______J的功,前2s内的功率是______W;后3s内的功率是______W;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W.

3000 1500 0 600 【解析】他对杠铃做功W=FS=1500N×2m=3000J,前2s内的功率P==1500W,后3s内,不做功,功率为0.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P1= ==6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同步课时训练题(有答案)11.2功率 题型:单选题

甲、乙二人的体重相同,同时从一楼开始登楼,甲比乙先到三楼,则他们二人

A. 做的功相同,但甲的功率较大

B. 做的功相同,功率也相同

C. 甲做的功较多,但功率相同

D. 甲做的功率多,功率也较大

A 【解析】因二人的体重相同,上升的高度相同,故由W=FS可知,二人做功一样多;而功率P=,甲所用的时间短,故甲的功率要大;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只电压表有0~3 V和0~15 V两个量程,小明在某次实验中使用的是0~3 V量程,但他错从0~15 V量程的刻度盘上读出电压值为6.5 V,则实际测得的电压应是_____V。

1.3 【解析】从0~l5V档量程的刻度盘上读出电压值为6.5V,指针位置相同时,0~l5V量程的读数是0~3V量程读数的5倍,所以使用0~3V档量程时,读数为. 故答案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年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两只水果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如图),金属片A是水果电池的 (填“正极”或“负极”),两水果之间 (填“串联”或“并联”),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此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之间 (填“有”或“没有”)电压.

负极;串联;有 【解析】试题分析:(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性质.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有两根引线,一根为正极,另一根为负极;二极管的导电性能很特殊,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 (2)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解析】 图中二极管发光,说明二极管的连接是正确的,因此水果电池组的A极是负极; 图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两水果之间串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实验题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解析】(1)当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2)酒精棉燃烧时会消耗瓶中的氧气,当氧气减少时声音减小,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进行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当车轮速度不同时,纸条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贵州省黔南州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世界上最大单体射电望远镜已在我州建成使用,它将协助人类“触摸”来自外太空的微弱信号,探索宇宙的奥秘.它的形状像一口大锅,由个反射单元组成,被称为“天眼”,它是通过下列哪种波来接收信息的( )

A. 次声波 B. 超声波 C. 电磁波 D. 外星人的声波

C 【解析】【解析】 题干中的“天眼”是通过电磁波来接收宇宙深处的信息,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而次声波、超声波、外星人的声波都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