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

A. 金属原子间有空隙

B. 油分子被压小了

C. 油分子之间有引力

D. 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A 【解析】解答:组成钢瓶的分子间存在间隙,在压力作用下,油从钢瓶分子间的间隙渗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 一壶冷水在炉子上用火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C. 按住笛子上不同的口,吹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D. 空调和风扇都是用来降低室温的

A 【解析】A、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A正确.B、热量一壶冷水在炉子上用火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笛子上不同的孔,吹笛子时,空气柱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因此吹出的声音不同,应用了音调的知识,故C错误;D、空调的作用是降低室内温度,风扇的作用是加快身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降温但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B. 眼镜上有灰尘

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D. 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C 【解析】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眼镜变模糊了,故A错误。 因为在眼镜上附着小水珠,眼镜变模糊了,故眼镜上有灰尘不符合题意。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故C正确为答案。 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不是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丽从网上学会了“鱼香肉丝”的做法,“母亲节”那天,当她做好这道菜,她的妈妈恰好进家门,就惊讶地叫道:“她爸,今天的菜好香啊!”,小丽高兴地端着菜从厨房出来,走到妈妈的面前,对着妈妈说:“祝妈妈节日快乐!”从物理学来说,妈妈能闻到菜香是由于分子的_______现象,说明了分子做_____(选填“无”或“有”)规则运动。

扩散 无 【解析】试题分析: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我们闻到菜的香味,是菜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大气中的PM2.5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能在大气中停留一段时间,下列关于该颗粒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种分子

B. 它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

C. 它在做有规则运动

D. 它是一种物质

D 【解析】解答:颗粒物是一种物质,不是分子,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扩散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在海滩发现罪犯清晰站立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铸了鞋模,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 cm.质量为675 g,又经过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 Pa,ρ蜡=0.9 g/cm3,g=10 N/kg. 求:

(1).蜡鞋模的体积?

(2).蜡鞋模的面积?

(3).罪犯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1)750 cm3(2)250 cm2(3)75 kg 【解析】【解析】 (1)由可得,蜡鞋模的体积 (2)由V=Sh可得,.蜡鞋模的面积 (3)由可得,罪犯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故G=F=750N, 所以罪犯的质量约 答:(1)蜡鞋模的体积为750cm3;(2)蜡鞋模的面积为250cm2;(3)罪犯的质量大约是75k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说的是大风掀走了茅屋的屋顶,此句诗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 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

B. 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屋顶下上方的压力差将屋顶掀掉

C. 风使屋顶产生向上的升力大于屋顶的重力

D. 力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ABC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故A正确。 B.由流体压强特点可知,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屋顶下上方的压力差将屋顶掀掉,故B正确。 C.风使屋顶产生向上的升力大于屋顶的重力,所以能将屋顶掀掉,故C正确。 D.力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答案为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同步练习2 题型:填空题

如图,这是人们在体验5G手机的通信效果。通过手机不但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图像,这些声音、图像信息是通过___________波来传递的,假如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突然消失,人们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从5G手机上看到对方的信息。

电磁 仍能 【解析】人们使用的5G手机不但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图象,这些声音、图象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假如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突然消失,人们仍能从5G手机上看到对方的图象. 故答案为:电磁;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同步测试2 题型:单选题

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样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

A. 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 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 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 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C 【解析】在光缆中有两层介质,激光在两层介质的界面上不断向前反射传播。 思路分析:利用了光的全反射来传播激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