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简易调光灯装置.电路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改正后,闭合开关,改变鳄鱼夹M、N之间距离,发现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 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碗、空气 B.玻璃杯、大地

C.铅芯笔、人体 D.电炉丝、橡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穿上旱冰鞋用手推墙,人离墙而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九年级下二模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家庭电路中用电器耗能情况的研究.

前期准备:小明和小华收集了家中部分用电器和仪表的数据,其中电能表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小明家中的用电器的总功率最大不能超过 W,此时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课题一:研究LED节能灯的耗能情况

(1)小明和小华发现家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没有在工作,于是他们打开客厅内的一盏LED节能灯,节能灯正常发光.他们观测到1min中内电能表指示灯恰好闪烁了3次,根据该数据可算出小明家电路中电流做功的功率为 W.

(2)小明感到此结果与LED节能灯的标注的额定功率明显不符,其原因最可能是

A.小明家的节能灯比较特殊,功率较大

B.小明在时间测量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C.小明家有不少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

D.小明在计数存在错误

(3)小明解决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后,再次回到电能表前,经观测,1min内电能表指示灯还未闪烁,因而无法计算节能灯电功率,于是他们各自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

小明的方案:测量3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计算出节能灯的电功率;

小华的方案:测量电能表指示灯闪烁1次所用时间,计算出节能灯的电功率.

你认为 (小明/小华)的方案更合理.

(4)小华按自己方案操作,记录到指示灯闪烁1次所用的时间为120s,则小明家节能灯的电功率为 W.若该节能灯与40W的普通白炽灯亮度相同,则该节能灯与亮度相同的白炽灯相比,可以节约 %的电能.

课题二:研究额定功率1.2kW的电压力锅是否间歇工作

在只接入该电压力锅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测得电能表在0.1h内指示灯共闪烁60次,由此可知该过程中压力锅是 (间歇/持续)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九年级下二模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S极和A点的磁场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九年级下二模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 (分开/合拢);

(3)图丙中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水平面上静止的空易拉罐,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一侧滚动,这是因为 的原因;

(4)图丁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制作的喷气“气球火箭”,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向左喷出空气的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这可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九年级下二模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比较两位同学上楼时的功率,使用下列哪组器材一般不能达到目的

A.皮尺、体重计 B.皮尺、秒表

C.体重计、皮尺、秒表 D.体重计、秒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泰州市附中九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在图中,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OB是其一条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6月综合练习(二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另外还有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一盒(十个)、质量不同的滑轮三个(图中未画出)。小丽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序号

动滑轮重 G动/N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的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0.1

0.5

0.2

0.34

0.4

73.5

2

0.1

1

0.2

0.6

0.4

83.3

3

0.1

2

0.2

1.1

0.4

90.9

表二:

(1)分析表三中数据,小丽认为: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的钩码越重,机械效率

(2)分析表四中数据,你的结论是:提升相同钩码时,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排除测量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之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