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 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 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 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

A. 126 km/h B. 70 km/h C. 52.5 km/h D. 30 km/h

D 【解析】由题意得总路程为105km,总时间为50min+2h+40min=2h90min=3.5h,故全程平均速度v= ,故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A.画出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B.记录数据,整理器材;

C.合上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小;

D.电流表量程选“0~3A”接入电路;

E.电流表量程选“0~0.6A”接入电路。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

(2)据图甲可知,此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A。

(3)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时,若先在图乙中的A处测电路中的电流是0.5A,然后在B处测得的电流是0.3A,则在C处测得的电流应为________A。

ADCEB 0.3 0.2 【解析】(1)如图的电路测量电流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首先画出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然后电流表量程选“0~3A”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小;电流表量程选“0~0.6A”接入电路;记录数据,整理器材。 故顺序排列为:ADCEB。 (2)据图甲可知,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此电流表的读数为0.3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阳山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广西贵港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冲程是压缩冲程

B. 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C. 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D. 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 【解析】试题分析:(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可根据气阀和活塞的状态判断是哪个冲程; (2)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大,因此是做功冲程. 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实验题

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生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________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42.5 【解析】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s=238m;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s=68m;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238m﹣68m=170m; 这170m共用了的时间:t′=△t﹣+=4.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填空题

同学们乘坐株洲市“杨莉”专线公交车时总听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10 m车厢是一个温馨的家,请您爱护车内环境卫生,主动为您身边的老、弱、病、残让座……”上班高峰期,若此车能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2s,公交车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m/s,路标相对于公交车是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5 运动 【解析】由题意知车长为10m,此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2s,则车在2s内行驶路程为10m,故的车的平均速度v= ,路标与公交车的位置发生变化,可得路标相对于公交车是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C 【解析】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A使用方法错误;B、铅笔没有紧靠刻度线,B使用方法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度线,故C测量方法正确;D、铅笔的左端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D使用方法错误;答案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物体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小明说:“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能用实验证明上述说法是正确的吗?请简述你的实验过程.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实验设计题,验证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如果能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距离,进行比较即可,而测像与镜面的距离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 【解析】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置; ②玻璃板的前面放置蜡烛A,点燃; ③在玻璃板的后面放置蜡烛B,前后移动B,使B与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被截去,其上半部分的高度为L.在其左焦点F处放有高为L的发光物AB,在右焦点F',处放有一平面镜MN.则关于AB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B.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C.AB的上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下半部分不成像

D.AB的下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上半部分不成像

D 【解析】【解析】 (1)如图2(a)所示,取AB物体的中点P分析:从该点发光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为平行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但所有这些光线的位置均在凸透镜光心以下,所以这些光线不可能直接会聚成像,也不可能通过凸透镜会聚成像. P点以上各点发出的光线,情况与P点相似,但反射光线的位置更要向下移. P点以下各点发出的光线,情况虽与P点也相似,但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练习2 题型:单选题

关于能源及其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B.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用不完的

C.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D.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

B 【解析】A、能源的使用为人们服务,其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故A正确; B、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些就会少一些,故B错误; C、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来自于远古时期的动植物,所以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故C正确;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属于一次能源,故D正确。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