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杯中乘有密度为ρ的均匀混合液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密度分别为ρ1和ρ2(ρ1>ρ2)的两层均匀液体,且总体积不变,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相对未分层之前(  )
A、变大B、变小
C、不变D、不能判断
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开始杯中的压强来自于混合液体,混合液体的密度来自于两种液体的混合,判断出混合后密度与两种密度的平均值的大小,再结合液体压强关系分析压强的变化.
解答:解:设液体的高度为H,液体对底部的压强为p,则p=ρgh ①;
设变化后上、下层液体高度分别为H1和H2,对底面的压强为p′,则p′=ρ1gH12gH2 ②;
由上面两式解得:p′-p=ρ1gH12gH2-ρgH ③
因为总体积不变,所以有:HS=H1S1+H2S2
又因总质量不变,有ρHS=ρ1H1S12H2S2
由④⑤两式解得:(ρ2-ρ)H2S2=(ρ-ρ1)H1S1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S1>S2
所以由⑥式可知:(ρ2-ρ)H2>(ρ-ρ1)H1
即ρ1H12H2>ρ(H1+H2)=ρH ⑦
由⑦和③解得:p′>p,故杯底所受压强变大.
故选A.
点评:压强的变化取决于混合后液体密度的变化,而液体密度的变化又受两种液体质量的多少影响,因此,分析好液压的变化和观察好杯子的形状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一个容器重4.2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为5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110g的水(g取10N/Kg),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g=10N/kg)
A、14.95NB、1.1N
C、14ND、16.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为m、m,密度为ρ、ρ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时,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相等,则(  )
A、m<m
B、m=m
C、ρ>ρ
D、ρ<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6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阜阳模拟)在用显微镜观察血管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课上,因突然停电而导致显微镜视野偏暗,无法看清血液流动情况.于是,小肖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每项措施均能使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达视野),其中起不到增加显微镜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

A.换用凹面反光镜 B.将反光镜朝向实验室采光的窗口

C.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 D.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6.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寿光市模拟)“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它说明了( )

A.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D.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第十七章17.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东营)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设想.光纤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 )

A.电流 B.超声波 C.无线电波 D.光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第十六章16.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家用电器中带有电动机的是( )

A.取暖器 B.电饭煲 C.洗衣机 D.电热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2.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南关区一模)雾、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它们使大自然更加丰富多彩,其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雾 B.露 C.霜 D.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