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鼓面上撒纸屑,敲击时既能听到鼓声又能看到纸屑在振动,鼓声是由鼓面______产生的。如果在月球上重复这个实验,我们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纸屑跳动。但__________(选填“听得到”或“听不到”)鼓面振动发出的声音。

振动 仍能 听不到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如果在月球上敲击鼓面,鼓面上撒纸屑,鼓面因敲击而振动,故仍可带动碎纸屑跳动,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听不到鼓面振动发出的声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 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D. 玻璃表面太光滑

C 【解析】试题分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这两个力要在分子间距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起作用,如果分子间距过大,这两个力都不起作用了,“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因为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故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焦点 【解析】由凸透镜的作用知,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焦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⑴这个瓶子的容积__________;⑵液体的密度________。

250mL 0.8g/cm3 【解析】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可得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m水=400g-150g=250g;由水的密度为1g/cm3,故得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为250ml;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可得装满液体后液体的质量为m液=350g-150g=200g;液体密度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上右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③④ 正确 C. 只有①③ 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

D 【解析】由图像可得,在时间为0时B的距离为5m,故可得B并非从参考点O处开始运动,①说法错误;t=0时刻,A的距离为0,故A在O点,此时B的距离为5m,故B在距离O点5m处,②说法正确;从第3s开始A的倾角大于B的倾角,故vA>vB,5s末A、B的距离相等,故A、B相遇,③说法正确;因在5s内A、B通过的距离不等,可得5s内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④说法错误,答案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7年底,为了预防流感,我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下图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

热胀冷缩、 37.8 【解析】体温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涨泠缩,图中体温计量程为35℃到42℃,分度值为0.1℃,液面对应刻度为3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物距μ/cm

像距ν/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5

5

不需填写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⑵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⑷实验中,某同学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下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_(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⑹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右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缩小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__(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0 同一高度(透镜的主光轴上) 倒立 缩小 实像 远离 将凸透镜向下移到适当的位置(其他正确答案也可以) C C 【解析】答:(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枣庄卷)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A 【解析】试题分析: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敏用天平、小瓶子和足量的水测量酱油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A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指出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处即可);

(3)请帮助她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测出空瓶子的质量,记为m0;

b.测出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记为m1;

c.测出_____________,记为m2;

d.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_。

左 用手抓砝码(或物体放在右盘等) 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 【解析】(1)在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图甲),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为防止砝码被污损,必须用镊子取放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图中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也是错误的; (3)根据题意知道c步骤应是:测出小瓶装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