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2米2、高为0.4米长方体甲(ρ甲=2×103千克/米3)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足够高,内盛有0.1米深的水。

(1)求甲的质量m甲___。

(2)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____。

(3)现沿水平方向将长方体甲截取一定的厚度,并将截取部分竖直放入乙容器中,使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且长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最小,请求出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______。

8kg 1000pa 4000pa 【解析】(1)甲的体积为: 质量为: (2)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3)水的体积为: 当长方体甲截取部分放入乙中时,因为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甲会沉底,则甲的四周空隙部分,即水的面积为: 所以水柱此时最高为:, 即截取甲的高度为0.2m,超过此高度时,水面不再升高, 则甲减小的压强为: 答案:① 8k...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同步练习2 题型:单选题

小明晚上在书房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入书桌边的插座,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台灯的灯丝断了

B.台灯内部短路

C.台灯的功率过大

D.插座与台灯插头接触不良

B 【解析】:跳闸的原因有二,一是短路,二是过载(电流太大).A D 实质属于断路,对干路没有影响.故A D不是跳闸原因.台灯的功率一般在40瓦左右,不可能造成过载的情况,所以C也不是跳闸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应该是B 台灯内部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质量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将一根铁棒截去一半,对于剩余部分,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电阻 D.体积

B 【解析】 试题分析:铁棒截去一半,剩余部分所含的物质减少,则质量减少,故A错;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正确;电阻与长度有关,截去一半,长度减小,所以电阻减小,故C错;铁棒截去一半,剩余的体积会比原来的小,故D错;故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知识点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机—“轰油六”,图中“轰油六”正准备为“歼十”加油,三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______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肝物,其他战机是_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运动 静止 【解析】以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被研究的物体,飞行员和白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白云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战机是被研究的物体,以另一架战机为参照物,战机和另一架战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另一架战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题 题型:实验题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两个底面积S不同的容器进行研究,并在容器内倒入深度h不同的液体,用压强计分别测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将s、h和p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做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p的变化量△h和△p,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表一(ρ1=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h

(米)

S

(米2)

P

(帕)

△h

(米)

△p

(帕)

1

0.1

50

784

/

/

2

0.1

200

784

0.05

392

3

0.15

200

1176

4

0.2

200

1568

0.1

784

5

0.3

200

2352

6

0.4

200

3136

0.2

1568

7

0.6

200

4704

表二(ρ2=1×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h

(米)

S

(米2)

P

(帕)

△h

(米)

△p

(帕)

8

0.1

50

980

/

/

9

0.1

200

980

0.04

392

10

0.14

200

1372

11

0.2

200

1960

0.08

784

12

0.28

200

2744

13

0.4

200

3920

0.16

1568

14

0.56

200

548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8与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和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

无关 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1与8(4与11或6与13) 同种液体中,△p与△h的比值相同 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p与△h的比值越大 【解析】(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8与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以看出,其它条件相同,只有容器的底面积不同,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同,故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题 题型:作图题

重为4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请在如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见解析所示 【解析】压力是物体对地面的作用力,作用点在地面上,垂直于地面向下,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而产生,当放在水平面时,压力等于重力为4牛。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题 题型:填空题

教室里日光灯两端的电压为______伏,日光灯与投影仪是____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关闭几盏灯后电路中的总电阻将 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额定功率为0.04千瓦的日光灯正常工作5小时,耗电_____度,消耗的电能用____表测量。

220 并联 变大 0.2 电能 【解析】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家用电器通常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所以教室里日光灯两端的电压为220伏,日光灯与投影仪是并联; 根据电阻并联的特点,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电阻变小,即并联电阻个数越多电阻越小,并联电阻个数越少,电阻越大。 所以关闭几盏灯后电路中并联的电阻个数减少,总电阻将变大; 额定功率为0.04千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7章 欧姆定律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当电源电压为4V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当电源电压增加到12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电阻R1=_______Ω,R2=_______Ω。

9;3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电路图可得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R2两端电压;当电源电压为4V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可得R1两端电压为3V,由串联分压可知R1:R2=3:1;当电源电压增加到12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由欧姆定律可得总电阻为12V/1A=12Ω;于是可得R1=9Ω;R2=3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光源( )

A.太阳 B.月亮 C.恒星 D.萤火虫

B 【解析】 试题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本身能发光,是自然光源.月亮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月亮,是因为月亮能够反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