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眼    睛
如图1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的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
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
精英家教网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
 
(大/小).
(3)近视眼的矫正就需选用图2中的
 
(填字母)透镜.
(4)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
 
(变大/不变/变小)了.
(5)某同学所配眼镜为400度,它的焦距是
 
cm.
分析:(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根据“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来解答此题.
(3)当晶状体曲度过大时,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4)根据“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来解答此题.
(5)由眼镜度数,求出透镜焦度(透镜焦度φ×100=眼镜度数),由透镜焦度求出透镜的焦距(φ=
1
f
).
解答:解:(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即焦距变小,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即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A.
(4)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外界光线强,电影院里光线很暗,瞳孔要扩大才能看清物体,因此,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变大了.
(5)φ=
400度
100
=4m-1
f=
1
φ
=
1
4m-1
=0.25m=250cm.
故答案为:(1)晶状体和角膜;(2)小;(3)A;(4)变大;(5)250.
点评: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进行分析.此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很有实际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徐州)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孔明灯
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用做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它其实就是一种灯笼.先用很轻的竹篾扎成框架,再用纸糊严,并在下面留口.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后,当灯笼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笼就能腾空而起.灯笼受到的空气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F空气gV (本题g取10N/kg).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下表给出了一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
温度/℃ 90 100 110 120 130
密度/kg?m-3 0.97 0.94 0.91 0.88 0.85
(1)为了更容易起飞,孔明灯所用燃料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
A.质量       B.密度      C.热值       D.比热容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空气密度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3)如图a所示的孔明灯体积大约为0.02m3,环境气温为20℃,则孔明灯受到的空气浮力为
0.24
0.24
N.
(4)上题中孔明灯制作材料和燃料总质量为6g,灯内空气的温度要达到
113
113
℃,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传感器中的热敏电阻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很多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测量温度.温度传感器是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某种特性来间接测量温度的.不少材料的特性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能作温度传感器的材料相当多.有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热敏电阻,其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如图a所示,它可以制成比液体温度计灵敏得多的温度传感器.
(1)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
(2)从热敏电阻的温度传感器非常灵敏,可以知道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幅度
(填“大”或“小”).
(3)小明想利用热敏电阻制成温度报警器,实验室中现有两只外形完全相同的电阻R1和R2,其中一只为热敏电阻,另一只为定值电阻(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辨别它们,小明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电路.连接好电路后,接下来小明应进行的
对其中一个电阻进行加热
对其中一个电阻进行加热
,同时应注意观察
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
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滑雪
   滑雪是一项动感强烈,富于刺激的体育运动.在白茫茫的雪山中,滑雪者踏着滑雪板风驰电掣般下滑,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滑雪者为什么可以在上面高速奔驰呢?原来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1s,就会沉下去了.
(1)白雪之所以呈现“白色”,是因为雪
反射
反射
太阳光中的所有色光.
(2)雪层内有很多小孔,能够有效减弱噪声,减弱途径是
B
B

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
(3)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
1.5
1.5
m/s,才不会在雪地上下沉.
(4)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开始向下直线加速滑行过程中,下列哪项有可能是滑雪者的s-t图象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彩  灯
道路两侧的树上和商店门前五光十色的彩灯,扮靓了我们的城市.多年前,当其中一个彩灯损坏后,一串彩灯会同时熄灭.而现在的新型彩灯,当一个彩灯熄灭后,其他的灯依然明亮,但若取走任一个灯,整串灯也会熄灭.原来这种彩灯灯丝支架的下方还有一根涂有氧化铜的金属丝.一旦有一个彩灯灯丝断了,其他彩灯瞬间会熄灭,使这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220V,从而瞬间击穿那段细金属丝的氧化铜涂层,变成导线,使其他灯泡继续工作.不过彩灯会比原来更亮一些.
(1)新型彩灯中灯泡的连接方式为
 
联.
(2)多年前的一串彩灯,一个灯泡损坏,电路变成
 

A.短路        B.断路       C.通路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小彩灯的能量转化是
 

(4)新型彩灯一个灯泡损坏后,其余灯泡还能发亮,但是通过小彩灯的电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