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7?西城区三模)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

A.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C.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A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解析】
人工降雨就是向云层中喷洒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就会迅速的升华为气态,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和空气摩擦做功,温度升高,就会熔化为小水滴.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后物态都可能发生变化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才变成液体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第十七章17.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东营)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设想.光纤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 )

A.电流 B.超声波 C.无线电波 D.光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3.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抚顺)生活中手机被人们广泛使用,下列与手机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有( )

A.红色的手机外壳能反射红光

B.手机上的指示灯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C.手机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D.用手机拍照时人距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2.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南关区一模)雾、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它们使大自然更加丰富多彩,其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雾 B.露 C.霜 D.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2.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教室窗玻璃的外表面会出现很多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香满衣”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吸热凝华形成的

D.利用冰熔化吸热来冷藏食物时,应该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下方,这样冷藏的效果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2.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道外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教材中的小实验“制造云和雨”的实验装置图,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发生了水汽化放热和水蒸气液化吸热的现象

B.盘子中装冰是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C.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盘中的冰不断吸热,发生了升华现象

D.我们看到的“云”实质是水汽化形成的小水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7.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南通)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7.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临沂)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有关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