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将一只铜球放在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铜球所受的浮力( )

A. 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B. 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减小

C. 与注水量的多少无关

D. 开始时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水没过铜球后,浮力的大小不再变化

D 【解析】向容器中慢慢注水,在铜球浸没水中之前,铜球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 ∵F浮=ρ水v排g,∴铜球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在铜球浸没水中之后,铜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F′浮=ρ水v′排g,∴铜球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开始时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水没过铜球后,浮力的大小不再变化。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3-15章综合测试卷题 题型:填空题

陨石在大气层中坠落时会发热发光而成为流星,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将陨石的________能转化为陨石的________能。冬天在户外锻炼时,摸到单杠感觉很凉,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降低内能。

做功 机械 内 热传递 【解析】陨石与空气摩擦时发热发光,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陨石内能增大的结果,此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冬天在户外锻炼时,摸到单杠感觉很凉,是通过热传递将手的内能转移动单杠,使手的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填空题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指的物理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凝华 凝固 【解析】雪的形成是水蒸气变成固体的雪,所以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冰的形成是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所以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凝华 凝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物体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OA段物体加速运动,AB段匀速直线运动,BC段加速运动;

B. 前1秒物体路程是4m,第1秒到第4秒物体静止不动,第4秒到第5秒物体路程是5.5m;

C. 前1秒物体路程是4m,第1秒到第4秒物体静止不动,第4秒到第5秒物体路程是1.5m;

D. 前4秒物体路程是4m,5秒内物体路程是5.5m

C 【解析】A选项,OA段物体做匀速运动,AB段路程没有变化应是静止,BC段物体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 BC. 前1秒物体路程是4m,第1秒到第4秒物体静止不动,第4秒到第5秒物体路程是5.5m-4m=1.5m,故B错误,C选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某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称得其重为98N;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4N,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若该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N。

64 32 66 【解析】全部浸没所受浮力F浮=G?F=98N?34N=64N,一半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减半,F′浮=F浮=×64N=3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F′=G?F′浮=98N?32N=6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N。该正方体在水中的深度变为原采的2倍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N.(g取10N/kg)

10 10 【解析】物体的体积:V=(0.1m)3=0.001m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V排=V=0.001m3,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3kg/m3×0.001m3×10N/kg=10N,该正方体在水中的深度为原来的2倍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不变,仍为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其重为20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N,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_____N,两次实验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同说明浮力大小与_____有关.

4 5 排开液体的体积 【解析】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力1=G?F1=20N?16N=4N,∵若将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则G=F浮力2+F2,∴F2=G?F浮力2=20N?15N=5N,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拉力越小,说明浮力越大,即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阳山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小灯泡的I﹣U关系如图乙所示,R为10Ω的定值电阻。当小灯泡电功率为0.8W时,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 W,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0.4 0.6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由图象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UL=2V,通过的电流IL=0.4A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 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表的示数: 故答案为: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弹簧下悬挂50 g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N。

(2)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线______。

(3)弹簧的伸长量为3.5 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N。

(4)由图线得出,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

0.5 1.75 正比 【解析】解答:(1)弹簧受到的拉力G=mg=0.05kg×10N/kg=0.5N. (2)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所以当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1.75N; (4)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各点的位置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因此由此实验可得:在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