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很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

实验:(如图a)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用其它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增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A提出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E实验研究;F理论推导;G经验总结等.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

(2)小明同学把图b的装置改成图c的装置,注射器改为加热,待水沸腾后,才与胶管连接,并继续加热,目的是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

你猜想小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他看到的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重新沸腾 液体表面的气压降低,液体沸点降低 DEBC 向内压向活塞 水停止沸腾

【解析】

由于本题的材料是源于教材,学生比较熟悉,但对学生实验探究体验要求较高,如果学生没有注意观察过实验现象,又不注意探究过程的分析、推理,而是想当然,容易造成相反探究结论或者答非所问。因此,准确回答本题的方法是准确回忆实验探究的现象,认真审题。

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依据这一规律可判断烧瓶中的现象及原因;

因为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依据这一规律可判断当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是减小瓶内气压,会发现水又重新沸腾

(1)中要求根据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结合具体问题指出运用的探究程序。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以下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e)分析与论证;(f)评估;(g)交流与合作.本属涉及到的探究步骤按顺序有D、E、B、 C四步。

(2)中是对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升高的探究,所以,要向烧瓶中注入空气以增大水面的气压,注射器的活塞要向内压,将看到正在吸热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要注意的是随着压强增大,烧瓶中的气体可能将瓶塞推出来,或者因气压太大而使烧瓶爆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为0.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图乙,在AB处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然能保持平衡

C. 图丙,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需变大

D. 图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向上拉杠杆,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小于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_________(>/=/<,下同)乙中所受浮力, 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说明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标准大气压。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_______(多/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把实验改进后,经过思考,想到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两种方法,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_______________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_____________

(5)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尝试用图象表现这个实验情况,正确的图象应该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测出L2两端的电压;

(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L1________L2_________

(3)小强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选填不能);理由是_________

(4)方法改进后,小强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小强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合理不合理).你认为小强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明显不足是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主要因素是:_____。(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于是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________(选填光滑粗糙”)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

(2)在左右两盘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再将小车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

(3)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图中的木块,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出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电阻R1=50,只闭合开关S3,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1.8W;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

(2)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只闭合开关S3,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下,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轻质均匀杠杆AB,O为支点,OA=OB=4m,A端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地面,C点位于OB的中点,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C点,此时AB静止于水平位置,C点的细线拉力恰为零,M对地面压强为3×103Pa.(两端细线质量忽略,g10N/kg)求:

(1)物块M的质量;

(2)将一个重为40N的铁块P放在C点正上方,并用力F水平向左推动,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连接物块M的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N.求:

铁块P向左运动过程中,物块M对地面的最小压强;

若铁块P受到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在从C点开始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推力F最多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