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B 99 停止加热 ①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故答案为①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电话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话能直接将声音沿导线传到远方 B. 电话将携带声音信息的电流传到远方

C. 话筒能将电流信号还原成声音 D. 听筒能将声音变成电流信号

B 【解析】解答: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中的电磁铁,把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振动的声音的信号,即将电流还原成声音。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图在扫一扫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内置摄像头是凸透镜

B. UC二维码的黑色图形可以反射光

C. 二维码图形离镜头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D. 扫描时,当手机发出“滴”的响声,则提示扫描成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A 【解析】A. 手机内置摄像头是凸透镜,是利用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A正确;B. UC二维码的黑色图形会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即不能反射光,故B错误;C.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所以,二维码图形离镜头越近,所成的像越大,故C错误;D. 扫描时,当手机发出“滴”的响声,则提示扫描成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丽买了一条银项链,她想确认自己这条银项链是不是真品,你建议她应该( )

A. 测量项链的质量 B. 测量项链的体积

C. 观察项链的颜色 D. 测量项链的密度

D 【解析】小丽买了一条银项链,她想确认自己这条银项链是不是真品,应该知道项链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项链的密度,然后与银的密度相比较得出答案。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 )

A. 体积约为0.05 m3

B. 质量约为5 000 g

C. 密度约为1×103 g/cm3

D. 这名普通中学生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改变,密度也随之改变

C 【解析】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0000g左右,故B不合理;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故人的密度在1.0×103 kg/m3=1.0g/cm3 左右,所以C不合理;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3 kg/m^3 左右,体积大约为V=m/ρ=50kg/1.0×103kg/m3=0.0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一) 题型:填空题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_____控制噪声.

音色 传播过程中 【解析】试题分析:音色是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所以,区分“蝉”和“鸟”叫声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茂密的森林吸收,利用植树造林可以控制噪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风景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树 B. 地面 C. 旁边的楼房 D. 自行车

D 【解析】A、研究对象是树,不能选择树本身作参照物,故A错误; B、相对于地面,树的位置没有变化,树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相对于旁边的楼房,树的位置没有变化,树是静止的,故C错误; D、树相对于自行车的位置不断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选自行车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电磁波像水波一样,有着波峰和波谷,________称为波长(λ).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________叫做它的频率.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________.

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每秒内完成起伏的次数 振幅 【解析】电磁波像水波一样,有着波峰和波谷,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称为波长(λ).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 每秒内完成起伏的次数叫做它的频率.振幅是指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3-15章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那么1秒内,该汽油机经过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次.

100 25 【解析】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3000r/min,则该飞轮每秒钟转50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所以,1s内飞轮转50圈,活塞往复运动50次,共25个工作循环,100个冲程,做功25次. 故答案为:10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