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6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它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牛,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0.01米2,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_____帕。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将选填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20 2000 变小

【解析】

将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时,作用力的大小即为压力大小,所以它对墙壁的压力为20牛.

它对墙壁的压强:.

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时,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受力面积,所以压强变小.

点睛:本题考查压力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物体所受压力的判断,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等于重力.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2

生物课本上对血压做了如下定义:“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12Kpa~18.7KPa…”这里“血压”的“压”是指的_____(选填“压强”或“压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词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 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B. 杯弓蛇影﹣光的折射

C. 鱼翔浅底﹣光的反射

D. 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9年北师大版八下物理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估测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实验中,老师在A4纸上打印出1cm2的方格纸,在其上面描出了某同学的鞋底形状,如图甲所示。

(1)先数出整格子166格,再数出不是满格的格子68格,折算成34格整格子,一共200格,即一只鞋子的底面积为_____m2,若该同学质量为60kg,请算出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

(2)小明同学看到打印纸的外包装上标着“70g/m2”,开始他以为这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_____的意思。由此启发:把刚才描出的鞋底形状用剪刀剪下来,如图乙所示,如果能测出这张纸片的质量,就可以算出这张纸片的面积了。有了这个思路,小明立马用一张A4纸描出自己鞋底的形状,并用剪刀剪出4张与鞋底形状相同的纸片,用天平测出4张纸片的质量为7g,则小明每只鞋底的面积为_____。

【答案】0.02 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 250cm2或0.025m2

【解析】

因每格面积1cm2;鞋底面积折算成200格,故一只鞋子的底面积为200cm2=0.02m2;P=F/S=G/S=mg/S=60kg×10N/kg/2×0.02m2=15000Pa;打印纸包装标着70g/m2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故7g纸的面积为0.1m2;每只鞋底的面积S=0.1m2/4=0.025m2;

【题型】实验题
【结束】
17

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在图A、B、C操作中,观察图_____和_____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图D与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9年北师大版八下物理第八章《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此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 此实验,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此实验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 此示飞机机翼模拟实验,说明当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甲所示,滑轮组通过轻质弹簧悬挂于O点,下端悬挂一柱形物体并浸没于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物体上表面恰好与水平面相平,绳子A端固定,忽略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已知容器底面积为200cm2,水深20cm,物体的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重为24N,ρ水=1.0×10kg/m3,g取10N/kg。

(1)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求水对物体的浮力大小;

(3)求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

(4)若要使柱形物体有3/4的长度露出水面,需打开阀门K放出多少kg的水?(题中弹簧所受拉力F与其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8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物体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乙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等于

A. 5:3 B. 5:2 C. 10:9 D.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知识达标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_______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

(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________(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________ (松开/捏紧)手指.

(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_______(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