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继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后,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和大量建筑物破坏,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1)在这次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
电磁
电磁
(填“声音”、“光”或“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这种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3×108
m/s,接收器不断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如果目标在动,则信号会有很灵敏的差异,被埋在废墟下的生还者身体的轻微运动和呼吸,都能被准确侦测到.
(2)地震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中的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晃动.在距离震中数十公里的极震区,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而在相隔遥远的东京,人们只感到明显的水平晃动.据此可以推断
①④
①④
.(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既传播振动,又传播能量
②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只传播振动,不传播能量
③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但能量的衰减较快
④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且能量的衰减也较快
(3)在这次大地震中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的1-6号机组出现了全人类最高度警惕的核泄漏问题,东京电力公司采用向机组反应堆内注入海水降温的办法来防止核爆炸.
①核电站中核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
核裂变
核裂变
(“核裂变”、“核聚变”)获得的?
②在海水降温的过程中,核反应堆的
能转化为海水的
能.
③假如将1000t初温为20℃的海水注入6号机组后,海水的温度上升至90℃,海水从反应堆吸收的热量为多少?(海水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相同)
分析:(1)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电磁信号,并接收到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晃动.根据北川感觉到的上下颠簸和水平晃动的先后顺序可以判断纵波和横波的快慢;而在某一位置感觉到两种地震感觉的强度不同可以判断能量衰减的快慢.
(3)①核反应的过程分核聚变和核裂变,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核能的;
②核反应放出的核能转化成内能传递给水;
③根据Q=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解:(1)雷达生命探测仪的信号发送器发射的是电磁信号,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地震可以传播振动,也可以传播能量,所以①正确,②错误;北川人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水平晃动,所以纵波快,横波慢,④正确,③错误.
(3)①核电站中核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核裂变获得的;
②在海水降温的过程中,核反应堆的核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③海水从反应堆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J/(kg?℃)×106kg×(90℃-20℃)=2.94×1011J.
故答案为:(1)电磁;3×108;(2)①④;(3)①核裂变;②核;内;③海水从反应堆吸收的热量为2.94×1011J.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磁波的应用、获得核能的途径以及对热量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