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教室的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开着空调,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_(均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八年级12月单元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同学在一根注满水的铁制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了一下水管,张浩同学将耳朵贴在自来水管另一端,可以听见敲击声的次数不可能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孝感肖港初中、毛陈中学八年级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 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 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孝感肖港初中、毛陈中学八年级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林在森林公园里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塑料瓶,她想到,瓶里如果进了水后最容易引起火灾,其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八年级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这是由于不同的色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光的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受此启发,在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肯定是不同的.请你说出,其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较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八年级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 ,反射角为∠ (用字母表示),等于 度; (填“CD上面”或“CD下面”、“AB左边”或“AB右边”)为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八年级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那么( )

A.β′<β γ′<γ B.β′>β γ′>γ

C.β′<β γ′>γ D.β′=β γ′=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41中五四制八年级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小雪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污水在净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其中 需要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