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测量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拉环处固定,挂钩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稳定时木块受到小车的________(选填“滑动”或“静”)摩擦力和___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当拉动小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滑动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不变

【解析】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是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拉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木块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由于小车向左运动,木块相对于小车向右滑动,则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水平向右的拉力,两者是一对平衡力;当拉动小车向左作加速运动时,由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将不变。

故答案为: (1). 滑动 (2).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3). 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块海绵,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的__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2)比较甲与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_____ (选填自上至下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为_____℃.

(3)点燃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亮同学每隔l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欢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了读数.

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请你回答下列问题:(g10N/kg

1)分析图①②③,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应选用图_________进行操作。

3)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物体A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m3

4)用图中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3

5)该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两端间电压U=6V,且保持不变,R1=10Ω,R2=20Ω。a、b两端接不同的电阻R f时,R1的电功率不同,其最小值为______W;a、b两端不接电阻时, c、d两端的电压称为空载电压,若要求c、d两端的电压不得低于空载电压的60%,R f的阻值范围应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Ω,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5V0.2A.由此可知(  )

A. 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Ω

B. 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cm

C. 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cm

D. 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3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两个电路元件A、B,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若将A、B两元件并联接在原来的电源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A. 1.2A B. 0.6A C. 0.7A D. 0.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________

(2)两段等长的蜡烛作用是________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

(4)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 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辉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他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小明和小辉选择了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并且控制油的质量以及水的质量_________。但对于两杯水的初温他们的看法却不同。请将下列他们的想法补充完整。

小辉认为实验中是直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煤油和菜籽油放出热量的多少。所以,实验中两杯水的初温可以不同。

小明认为因为探究过程中他们采用了_______________法,所以只有燃料的_____________不同,其他因素都必须控制相同。如果两杯水的初温不同,那么水的蒸发快慢以及水与周围环境的温差都不相同,于是两杯水的____________就不相同,就有可能会出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而水吸收的热量少、水温变化低的情况。所以,实验时必须控制水的初温相同。

你认为____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辉” )的想法更合理。

2)根据他们的实验记录,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辉在实验前用天平分别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燃油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小辉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___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