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要“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上发生了_________。

虚像 折射 【解析】①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2 题型:填空题

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全球环境保护问题,最后就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达成了一致意见.温室气体包含 ________、甲烷、水汽等均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通过,但却阻碍地表________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这种作用就像玻璃温室一样,故称为温室效应.请举出温室效应的一个危害:________

二氧化碳 反射 海平面上升 【解析】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多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多,这些气体能让太阳发出的热到达地面,但阻碍地表反射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这种作用就像玻璃温室一样,故称为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城市,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A. B. C. D.

B 【解析】解答:A. 电动机的前提是供电,结果是产生运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故不符合题意;B. 动圈式话筒是把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声信号的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故符合题意;C.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为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矿石的质量m=________g;量筒测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矿石的体积V=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kg/m3。

CBDEA 左 26 10 2.6×103 【解析】 (1)测小矿石的密度应先将天平放好调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m,再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读出液面对应的体积V2,矿石的体积V=V2?V1;(2)图示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右侧,向右偏应该将游码向左调节;(3)小矿石的质量m=10g10g5g=26g,体积V=40cm3?30cm3=10cm3,小矿石的密度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

A. 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 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 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 无法判断

B 【解析】因为篮球变圆后,容积不会增大,所以当篮球变圆后,继续给它打气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是所含的物质多了,所以气体的质量变大;又因为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而质量变大,体积不变,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故气体的密度增大。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各现象中,要放热的是( )

A. B. C. D.

B 【解析】A. 湿衣服晾干,是汽化,要吸热,故A错误;B.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要放热,故B正确;C. 洒水降温,是汽化,要吸热,故C错误;D. 冰雪消融,是熔化,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水全部结成冰 B. 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

C. 铝块拉制成铝线 D. 将一铁块烧红

B 【解析】A、水全部结成冰,状态变了,但是冰所含水的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虽然体积没变,但是所含的石油气减少一半,质量就减少一半.故B符合题意; C、铝块拉制成铝线,形状变了,但是铝线所含铝的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将一铁块烧红,温度升高,但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玉兔号”月球车的构造如图所示,中间有一个“桅杆”,上面有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制成的“眼睛”,可对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拍摄;上面还有天线,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________实现对车的控制.我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玉兔”在月球上留下深深车辙,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车轮上凹凸不平的花纹使车轮与月球表面的摩擦力变________.“玉兔”和“嫦娥三号”都主要靠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这种能源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凸 电磁波 形状 大 太阳 可再生 【解析】月球车上面的“眼睛”是摄像机的镜头,所以它是凸透镜;可对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拍摄,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电磁波实现对车的控制;它在月面行走时,印出一道深深的印痕,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玉兔号”的车轮采用网状材质,车轮上凹凸的花纹,增大了与月球表面接触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有助于“玉兔”抓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