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灯泡接入电路中发光时,灯丝的温度高达2000℃,而跟灯泡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原因是( )

A.导线是铜制的,它不可能发热

B.通过导线的电流比通过灯丝的电流小,所以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少

C.导线的电阻率比灯丝电阻率小,所以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少

D.电线上的铜丝很细,所以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肇庆市区初三期末物理卷(b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实验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支持此结论的现象是 .如果移走小磁针,该结论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九年级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岛效应

如今的人们会感觉到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这就是常说的热岛效应.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电气设备和人群排放大量的热量;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矿石、水泥,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区内的自然水的面积小,水的蒸发少,降温作用减弱;四是城区内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

为了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人们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例如植树造林,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多地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都可以控制环境的热污染.

(1)汽车的使用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个原因.汽车主要使用汽油机来驱动,汽油机在工作时 ,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

(2)因为建筑群、马路中的矿石、水泥的 ,所以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它们的温度上升更明显.

(3)巴林左旗许多地方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六校联考九年级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球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能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正确的图线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

(1)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同时将 能转化为 能.

(2)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既冲程长).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

①该发动机在1s内做功 J,单缸排量V= L.

②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 J.

(3)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pV,式中p表示燃气对活塞的压强,则p= Pa(1L=10﹣3m3).

(4)如图为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的示意图.下面给出了公式W=pV的证明,请将推过程补充完整(要求各表达式均用S、l或p表示):

设活塞的面积为S,冲程长为l,燃气对活塞的压强为p,则燃气对活塞的压力F= ,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W= ,又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发动机的单缸排量V= ,故W=pV.

排量

2.0L

输出功率

120kW

转速

6000r/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县交乐中学初三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3V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AB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U1,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U2,电流表示数为I2;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3.已知R2=1Ω,U1:U2=3:4,I2:I3=1:6.则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I1为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把铅笔斜插入装有大半杯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折断了,水中部分看起来向 (上/下)弯折,而且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那部分要 (粗/细)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八年级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我们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此时物距为 cm,像距为 cm.

(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举一例).

(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调(填“左”、“右”)到 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 (填“大”、“小”或“不变”).

(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 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虚像,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