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时,在水面下各深度的压强记录如表一所示:
表一
深度/m359121520
压强/Pa1.31×1051.50×1051.89×1052.21×1052.49×1053.01×105
表二
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液体压强公式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的深度处的压强,如表二所示:
深度/m359121520
压强/Pa0.3×1050.5×1050.9×1051×1051.5×105 
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小明计算压强的公式是p=ρgh,
(2)小明还有一次压强未完成,请你帮他完成,空白出应填2.0×105
(3)小明父亲的测量结果与小明的计算值在每个相同的深度都有差异,找出差异并分析
差异:在每个相同的深度,测量值与计算值的差值都基本相同,为1.0×105Pa;
原因:是由于计算时没有考虑大气压而造成的.

分析 (1)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ρgh;
(2)根据公式p=ρgh求出压强值;
(3)比较表一和表二数据,在同样的深度,测量记录的值和根据深度计算的值不同,差值都在1×105Pa左右,自然的让人想到大气压的值(1.01×105Pa),水下某一深度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水产生的压强,小明计算的只是液体产生的压强,据此分析.

解答 解:(1)小明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ρgh;
(2)20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20m=2×105Pa;
(3)比较表一和表二数据得出:在每个相同的深度,测量值与计算值都基本相差1×105Pa,
因为水下某一深度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水产生的压强,小明计算的只是液体产生的压强,没有考虑大气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故答案为:(1)p=ρgh;
(2)2.0×105
(3)差异为:在每个相同的深度,测量值与计算值的差值都基本相同,为1.0×105Pa;
原因为:是由于计算时没有考虑大气压而造成的.

点评 计算液体内某点的压强时要注意问法:若问的是该处液体产生的压强是多少?不考虑大气压;若问的是该处的压强是多少?那就要考虑是否有大气压的问题.不过初中一般不要求后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请你仔细观察如图所示实物电路.若此时闭合开关,电路的状态为短路(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1)请在图中去掉一根导线,将电路改成一个串联电路(在不需要的导线上画一个×);
(2)请在图中改一根导线,将此电路改成并联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在不需要的导线上画一个×,再补画上一条新的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下列(  )
A.5×10-6tB.5kgC.5×103mgD.5.0×10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3.如图,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右减速滚动,忽略空气阻力,请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第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2.2 V.
(2)第二小组在实验中,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0.5W.同组的同学根据图象信息又有了新的发现:随着小灯泡电压的增大,灯丝电阻也随之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3)第三小组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某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图的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1)在实验中,小明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比图中甲、丙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
(3)实验探究中,该同学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C(选填字母)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
(4)通过此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今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芦山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在震后的救灾工作中,科学的搜救方法非常重要.有一种被称为“气垫“的工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气垫表面有防滑网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在某次搜救过程中,将气垫内的气压加到8个大气压时,“气鼓鼓“的垫子就能顶起楼板,此时气垫和楼板的接触面积为1250cm2,则气垫对楼板的作用力是1×l05 N.(取1个大气压为1×105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物理学中研究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正确的是(  )
A.探究浮力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深度一定
B.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高度一定
C.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一定
D.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