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 B. 用凸透镜看地图

C. 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 D. 小孔成像

B 【解析】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选项错误; 用凸透镜看地图,属于光的折射的应用,故B选项正确; 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选项错误;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贵州遵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一个质量为78克的物体,体积为10立方厘米,求这个物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解析】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简答题

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向水下叉鱼时,总是向所看见的鱼的下方投叉,你能说出这样做的道理吗?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看到的鱼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鱼的位置,而是鱼的虚像,虚像在实际鱼的斜上方,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瞄准鱼下方叉. 【解析】试题分析:从鱼反射出去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是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一些. 答: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填写单位:玉林同学身高170___,温水的温度为50_____。

cm ℃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身高为1米多,所以玉林同学身高170cm; 温水的温度一般来说稍高于人的体温,所以温度为50℃。 答案为:(1). cm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放大镜、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光学器件,若用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在正常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u<f,成放大的实像

B. 放大镜,u<f,成放大的虚像

C. 照相机,u>2f,成放大的实像

D. 照相机,u>2f,成缩小的虚像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解析】 因用放大镜时,须把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B是正确的. 用照相机时,被拍照物体放在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A 【解析】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 B、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不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故B错误. C、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 D、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消除的,故D错误;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图中三个灯泡______联,乙图中三个灯泡______联,丙图中三个灯泡_______联。(均选填“串”或“并”)

串 并 并 【解析】甲图,三个灯的首尾相连,电流依次流经三个灯泡,三灯串联; 乙图,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分成三条支路分别流经灯泡L1、L2、L3,汇合到一起后回到负极,为并联电路; 丙图,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分别到L1的左端、L2的右端、L3左端,流经三个灯后,汇合到D点,到电源负极,所以也是并联电路。 故答案为:(1). 串 (2). 并 (3). 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阳山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R1=20Ω,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0.5A. 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___;

(2)电阻R2的阻值____.

0.3A 30Ω 【解析】【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0.3A;(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I﹣I1=0.5A﹣0.3A=0.2A,电阻R2的阻值:R23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9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

1mm 14.92cm 14.72cm 【解析】【解析】 (1)从测量结果看,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观察五次测量结果,14.92cm的准确值与其他四次不同,因此是错误的; (3)物理书长度的平均值为: ≈14.7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