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火车进入山洞隧道之前,需要鸣笛示警,由于山崖对声的反射,司机鸣笛后可以听到回声,某列火车以288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进入正前方的山洞隧道口之前鸣笛,经过2s司机听到了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山洞隧道口多远?

260m。 【解析】解答:由公式s=vt得,火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v1t=340m/s×2s=680m,火车速度v2=288km/h=80m/s,由公式s=vt得,2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80m/s×2s=160m,∵2s=s1?s2,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山洞隧道口为:s==260m. 答: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山洞隧道口的距离是260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题型:单选题

无线电广播信号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制器的作用是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B. 调谐器的作用是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C. 解调器的作用是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信号

D. 调谐器的作用是将音频电信号与高频电磁波分开

A 【解析】在电台,用话筒把声音转化为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故A正确,B错误;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把高频信号接收下来,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解调器从高频电磁波中将加载的音频电信号取出并放大,故C和D都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节力同步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如图)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形状、运动状态 【解析】 试题分析: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时候,跳板会变弯,所以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跳板对运动员施力时,将运动员弹起,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同步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测出钩码的质量和重力,并记录在下表格中.

(1)在图中画出钩码的G-m关系图象_________.

(2)根据图的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______ .

(3)实验中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 ______ 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 .

正比 10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10N.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描绘出相应的点,再连成线;如图所示: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分析图象也能发现这两个量是成正比的,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根据数据可得: =10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A 【解析】解答: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或声波能传递能量) 【解析】【解析】 (1)甲图中,乒乓球被弹开,这一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放大的作用.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故答案为:(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系好白毛巾、舞起红绸带、敲响红腰鼓…安塞腰鼓队是国庆庆典群众游行方阵中唯一的京外队伍,如图所示鼓声是由于鼓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振动;空气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 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同步检测题 含答案 题型:单选题

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

A. 火力发电 B. 水力发电 C. 风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A 【解析】火力发电一般用煤作燃料,消耗的是化石能源,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容易产生温室效应的是火力发电;水力、风力发电利用的是水和风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属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也不会加剧温室效应。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西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多选题

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

B. 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

D. 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ABD 【解析】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实验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符合题意;B、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没有,符合题意;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符合题意;D、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甩,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